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他们吸取了“东洋货”的教训,注重质量,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产品风靡全球,日本国成为世界的经济巨人。我国1979年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90年代开始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并将“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足迹遍布全国,近几年来涌现了以武汉钢铁、上海大众、娃哈哈等为代表的一批质量效益型企业。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体会,就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内涵、意义和走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谈点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协会日前在北京隆重召开2003年全国质量管理奖颁奖大会的同时,还召开了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表彰交流大会。大会确定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125家企业为“2002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确定连续3年保持“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为特别表彰单位。会上,为上述企业颁发了奖杯及证书。 2002年,我国广大企业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入开展质量效益型活动中积极探索,勇于  相似文献   

3.
李禹 《中国质量》2004,(11):11-11
本刊讯 9月28日,中国质量协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4年全国质量管理奖颁奖大会的同时,还召开了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表彰交流大会。大会对海尔集团公司等126家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予以了表彰,并对连续三年获得此称号的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授予了“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并向上述企业颁发了奖杯及证书(受表彰企业名单详见本期第45~46页)。  相似文献   

4.
战飚 《企业经济》1991,(3):33-36
<正> 社会主义工业生产40年来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求索过程,发展与冒进,徘徊与调整……实践一次次在检验真理,使它回归经济发展的规律。今天,人们终于到了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在经过了“生产速度型”向“生产经营型”的重大转变之后,它又将转向“质量、品种、效益型”。它对我国未来10年乃至于21世纪经济的影响无疑具有历史意义。本文拟就企业向“质量、品种、效益型”转化这个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质量效益型的研究是我国企业上个世纪的主课题,由于进入新世纪以来因政策因素使很多企业走出了困境,从而使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对质量效益型产生了怀疑。本文从睡眠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过程,描述了现代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因为政策因素等原因是不能够改变市场经济的本质的,质量(顾客价值)经营是必然趋势。用与时俱进的质量创新战略,就能满足并引导顾客与时俱进的需求,从而产生新的效益与需求增长点。本文并从企业质量效益型的定位分析,对围绕质量效益的行为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走质量效益型路子,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加强企业质量工作,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精髓为核心,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加速企业经济发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依托的“三改一加强”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国广大企业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入开展质量效益型活动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涌现了一批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质量协会在各省市区质协和行业质协推荐的基础上,决定对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125家“2002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并对连续三年保持“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给予特别表彰。多年来,这些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坚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发展之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些企业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经验,代表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展质量效益型活动的发展方向,值得广大企业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是效益的根本保证,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他们的经验还表明,以质量求效益,以创新谋发展,是我国企业入世之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在此,我们对获得2002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的经验分四个方面加以总结和介绍,相信对我国广大企业更具有实践经验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东 《现代企业》2012,(5):17-19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南泥湾采油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原油生产为中心,以"基础管理年"活动和"四抓三看一提高"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管理效益型"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圆满完成了  相似文献   

10.
重庆长江轴承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以优质品占领市场,很受用户青睐,企业由此得以迅猛发展,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引起重庆工商界经济界震动及行业的广泛关注。“CJB与世界名牌并驾齐驱”,这是公司在创业初就提出的以质为本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奋斗目标。走质量效益型的路是企业立足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综合质量水平,满足市场需要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此推动企业自身进入良性的经济发展的轨道。走质量效益型的路是企业经营方向的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是需要良好的工艺装备作基础、科学的管理作保证方能成功…  相似文献   

11.
收集国外先进标准和质量标准,吸收消化,制订本企业内控标准,并将其纳入本企业质量考核项目,使产品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使企业走向质量效益型道路。  相似文献   

12.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企业有各企业的高招,各地方有各地方的妙诀。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地处鄂西北山区,是全国闻名的明星镇。从1990年至今,该镇没办一个新厂,没铺一个新摊子,但原有32家镇办企业产值却完成了“三级跳”:1994年突破3亿元大关,1995年实现4.5亿元。全镇财政收入的73%来自镇办企业;其间,还培育了一批质量效益型的大型骨干企业,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4家企业产值逾sffD万元,l家过亿元。请看谷城县委副书记梁慧玲撰写的文章——石花镇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上别具一格,他们不靠建新厂、铺新摊子,但…  相似文献   

13.
《企业科协》2004,(7):24-25
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国有企业,是我国减速机、钢帘线机械大型生产基地。现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职工2616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公司拥有总资产4.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27亿元,拥有产品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公司获得“国家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等称号。2003年,企业完成产值5.1亿元,利税858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王辉 《企业文明》2015,(4):74-75
班组作为企业最小的成本组织和价值创造细胞,肩负着企业生产和价值创造的重要责任。因此,班组建设必须以价值创造为出发点,分析班组各类要素,着力打造质量效益型班组,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和转型发展中筑牢企业发展的基石。打造价值创造的质量效益型班组,要注意把握以下管控要点。精益管理要素。质量效益型班组必须实施精益化管理,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标准精准、流程精确,实施精确计划、精确执行、精确控制和精  相似文献   

15.
尤工 《企业活力》1991,(9):26-29
<正> 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差,长期困扰着我国企业的进步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症结何在?我们认为,关键是传统的速度型经济体制以产值产量为中心,追求外延扩大而忽视质量效益造成的。我国经济建设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就必须彻底改变速度型经济体制,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立起质量效益型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上海标准化》1998,(4):24-25
企业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有出路,才能发展。但这条路该怎么走?许多企业都在苦苦摸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是药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通过摸索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走向质量效益型,第一步最有效的途径是贯彻ISO9000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9月20日,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广西玉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浙江移动等10家企业捧走了10块分量最重的奖牌。“全国质量管理奖”是目前我国对实施卓越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质最、经济、社会效益型的企业或组织所  相似文献   

18.
我们陕西机床厂积极响应机械工业部提出的在全行业中打好质量翻身、组织结构优化、开发能力提高三大战役的号召,在困难中找机遇,在挑战中求发展.使企业向市场经济和质量效益型发展.9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过亿.利税增长60%,创汇200万美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施了如下“四大战略”.一、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抓质量、上水平、创名牌、树形象》的实施名牌战略方针和方案,恢复和设立了原来撤销合并的质量管理处、总师办、工艺处,完善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来,江苏盐城市盐都质监局服务政府“蓝天工程”建设,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促进企业走节能环保型、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包括加强节能标准宣传、强化能源计量管理、  相似文献   

20.
所谓管理效益型战略,就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运用科学的、有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联络、控制的手段,有效地管理好各生产经营要素的流动,理顺各职能岗位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产出,最终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哈尔滨电业局是一个供电企业,几十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使企业形成了“一等、二靠、三要”的经营思想.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比较脆弱。忽视管理,以包代管、以罚代管、以奖代管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一些基层单位成本超支,经营管理水平下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