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0—2015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补助与R&D研发数据,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引导激励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企业进行R&D研发投入的意愿得到加强,开始偏好长期研发投入。创新补贴认定与考核标准相关政策机制落地,地方政府的无效创新补贴激励机制被抑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对创新长期驱动与短期经济效益进行理性权衡抉择,减少了外观设计专利等策略性创新成果的产出。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产权性质分组还发现:供给侧改革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激励最为突出,大幅度增加了专利的申请。而民营企业则通过扩大长期研发项目的投入和聘用储备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作铺垫。    相似文献   

2.
从政策工具角度出发,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即政策工具维度(包括供给、需求、环境面政策工具)、创新驱动主体维度(包括政府、企业、高校与研发机构、中介组织)、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维度(包括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化与商业化3个阶段)。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例,运用政策分析工具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均衡,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数字化技术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为二者关系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提供了动力。笔者认为,数字经济在政府职能转变中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主要体现在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政府投资的高效性、政府对人才配置的优化和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伴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通过重塑市场竞争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数据要素确权机制和生产者声誉机制在市场层面实现制度创新;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制度供给者和实施者,借助数字化技术推进自身角色向服务型转变。基于此,笔者提出以政府与市场制度创新协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于加快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在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创新协调推进中形成新的制度供给,对市场主体的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并借助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加快数字政府的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与时间异质性;在作用路径上,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通过低碳产出、低碳政策、绿色消费三条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基于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的双重门槛效应。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可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调节作用渐次增强。对此,应培育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业态、形塑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87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出导向的DSBM模型测算两阶段整体和不同细分产业的动态创新效率。基于微观企业层面,分别以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产出指标,测算并比较对应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以营业收入增长额作为创新产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异质性。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企业性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人员、研发资金、企业年龄、政府补贴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发明专利授权数、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员工总数、研发支出、企业年龄、政府补贴、企业类型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结论可为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动态创新效率提供指导,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推导出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经济会达到"竞争性分散均衡",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投资性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宏观税率为28.63%时达到最优值,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智慧农业主要表现为农业企业自主型、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型、专业化服务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机企业主导型和农技推广体系依托型五类发展模式,不同模式协同发展构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智慧农业体系。在要素配置上,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与要素供给关系的匹配,促进产出增长与环境可持续的协同;在组织结构上,智慧农业促使更多主体参与到农业分工合作网络中并实现更紧密合作,促进创新体系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在产业绩效上,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效率提升、产出增长及农产品价值与功能的提升。目前,智慧农业面临传统农户与现代生产方式、数据价值显性化与数据利用专业化、低增值与高投资等矛盾而导致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为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应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供给;分类施策,促进不同智慧模式协同发展;依托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强数字标准建设和数字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是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为探究制造业技术需求、数字经济赋能对非市场与市场导向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技术创新需求拉动理论,引入数字经济赋能构建投入-产出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当政府研发补贴较高时,劳动替代需求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投入呈倒U型相关,对智能制造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以效率提升为主的技术市场需求通过影响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推动技术创新产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赋能正向调节市场导向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产出,但对非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不具赋能作用。在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应依托需求拉动机制开发更多需求侧政策工具,进一步激发智能制造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逐渐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高质量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环境规制政策在这一情境下显得更加重要。论文研究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影响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高污染企业创新投入都在环境规制政策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霍远  何旭  陶圆 《技术经济》2023,42(2):64-77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创新持续性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与企业创新持续性之间具有“U型”非线性关系,且研发投入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U型”非线性影响在不同区位因素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差异下表现出异质性;多个大股东持股及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U型”影响。故政府在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时要谨慎把握政策调控的尺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持续性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特征,这种变化表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后,新经济约束条件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自然经济增长率出现新的长期回落。GDP年均自然增长率,在2020年之前,估计在6%~8%之间,实际增长率若能稳定在7%以上应属正常状态,跌破7%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经济增长趋稳,滞胀压力增大,结构性失衡趋缓,但升级动力不足。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而实现结构演变必须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创新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管理必须法制化,宏观决策必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度量了我国经济周期中的条件波动性 ,并检验了导致实际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价格和货币等名义经济波动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产出波动性的成分分解来看 ,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源于投资波动性、政府支出波动性和净出口波动性的降低 ,而消费波动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这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内仍然需要采用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 ,但长期内应该注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供给管理政策 ,并适当激活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活性 ,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上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和企业寻求共赢的新焦点。政府如何制定相适应的补贴政策对上海经济绿色化进行有效引导,企业如何在政策引导下做出恰当的管理决策,是双方寻求合作的关键。为研究政企之间参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建立基于演化博弈的上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主体决策博弈模型,构建政企之间的博弈矩阵,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得出博弈矩阵的均衡策略,采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进一步分析上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政企之间稳定性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政府和企业在参与绿色经济管理的选择策略中存在均衡策略;第二,政企参与绿色经济管理相互影响,政府采取恰当的补贴政策以及合理的补贴范围,企业提高自身优质的绿色管理水平,增强绿色成果的转化,对上海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在政府补贴的范围内,必须把握适当的力度,避免因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赶超空间收窄,导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滑。我国需要从模仿赶超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型,提升潜在增长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次改革需要再次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将以技术模仿为动力的赶超型模式转变为促进前沿创新的经济治理模式。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改革环境,需要在长短期平衡中考虑短期政策,短期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未来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驱动力是高校开展科研投入、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协作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以及与高校科研体制、政府创新政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提升区域高校创新驱动力对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为了客观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区域高校创新驱动力,充分发挥高校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采用2012—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创新数据,编制区域高校创新驱动力指数,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高校创新驱动力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创新驱动力指数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区域高校创新驱动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高校科技创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更显著;区域高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协同驱动作用,但制度创新的驱动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
庞磊  陈晓磊 《技术经济》2024,43(1):152-163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的增长动力切换关键时期,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基于2000—202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探讨了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时空演变与“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生产性劳动、研发性劳动、生产投入以及研发投入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2)中国增长动力切换经历了“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投入”、“研发性劳动与生产投入”以及“研发性劳动与研发投入”三个阶段;(3)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时空演变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段异质性,不同区域和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显著差异;(4)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具有外部制约条件,存在“双门槛”效应。同时,采用主实验加入控制变量前后对比、双边缩尾、排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机制、路径与制约条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政府研发投资与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一个资本积累和创新相互作用的增长框架中引入政府研发投资,考察了政府研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知道,政府研发投资通过影响休闲劳动选择、消费投资(包括物质资本积累和研发投资)选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政府研发投资规模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本文还就我国1980—2006年间政府研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我国政府研发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研发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本文发现政府研发投资对民间物质资本投资和民间人力资本投资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构建创新驱动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通过熵值法、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南省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第一,近十年来,湖南省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综合水平均得到了快速提升;第二,湖南省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之间处于有序发展状态;第三,湖南省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第四,总体上,湖南省创新驱动落后于高质量发展,即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最后,从创新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了湖南省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资本回报率递减及资源能源约束趋紧,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长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内生性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全方位、深层次引领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