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基于寡头垄断竞争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细分数字金融维度后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区,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较低的地区则不显著;融资约束在发达国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金融的微观机制研究,为数字金融助力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7.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用以支持和鼓励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地区进行投资。文章以2014—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建投资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探讨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后创新绩效提升的条件构型,最终得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7种方式,表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实现,且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东道国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8.
9.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9,(5):95-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步入更高的经济开放水平,而且还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沿线国家与中国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积极意义。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数据,将"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作为核心变量,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其在吸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较好,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这种促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门槛值。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地区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度达2. 658%,而高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地区的贡献度仅为1. 967%。此外,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对外直接投资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于东道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投资便利化程度低、中、高三类,选取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数据及2020年营商环境数据,研究“一带一路”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水平与中国投资活动的引力关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时间效应来看,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投资活动的影响无显著变化;不同投资开放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在走出去政策引导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据2019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居全球第二,存流量额保持在全球第三位置.其中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更加多元化,八成存量集中在服务业.但新冠疫情迅速传播与扩散,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也使得全球性投资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各国投资保护主义、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内部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统计面板数据,结合GMM差分理论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被投资国内部的腐败管控、政府执行力以及政局是否稳定等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而这类制度质量应需要中长期的改革才能够改善。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亦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知识溢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效率的机制分析为基础,采用我国2005~2019年企业经济活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就知识溢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反复检验得出,知识溢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均有益于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分别以知识溢出与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探讨二者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越多,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越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越完善,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激励越大。因此,当我国知识溢出越多、知识产权保护越严格,越有益于提高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本文从知识溢出与知识产权保护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能把知识资源转化为创新效率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春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6):74-85
本文使用1996~2010年中国对18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主要东道国(地区)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进出口创造效应;中国对资源丰裕类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最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与进口创造效应,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出口创造效应与较弱的进口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18.
凃艳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3)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WTO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政策预期效应、市场扩大效应和壁垒落差效应等投资效应。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区域经济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效应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为中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额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对外投资(包括:流量及存量)的投资主体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明确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的核心动机,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2003~2015年13年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众多类型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活动,中国OFDI企业投资主体类型多样化程度较高,但无...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7,(9):72-79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势产业的国际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升级,加大技术学习类投资,增加国内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