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高等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举措。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阻碍了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升级;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投入增加有助于减弱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消极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基于人力资本高级化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而基于科技产出的中介机制效果并不显著,说明高校科技产出供给未能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制造业贸易是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分解方法对2000—2014年中日韩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双边分解,并利用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日韩两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日韩高技术制造业GVC参与程度不断上升,但处于不同的GVC位置,日本和韩国位于GVC的中上游,而中国在价值链的下游,通过引力模型发现中国与日韩的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潜力有很大的扩展区间。研究结论为中日韩未来贸易增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贸易潜力变化、贸易效率变化、贸易投入变化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贸易潜力呈递增态势,贸易效率呈递减态势;贸易潜力的上升远大于贸易效率的下降,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的趋势;贸易投入对于贸易增长的作用小于贸易潜力,但不可忽视.由于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是源于贸易潜力的推动,因此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可持续的.但是,中国的贸易效率较低,因此在加速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深化国内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更精确地反映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和升级情况。研究方法:运用2016年WIOD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中间品投入与吸收产业一一匹配以构造更微观的分类,计算出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数,并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供需匹配的影响。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程度高速增长,但增速不断降低,中国需求层面的技术复杂度水平普遍高于供给层面,而美国则正好相反;全球价值链地位、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供需不匹配程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存在差异。研究创新:通过新产业分类从更微观的层面了解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情况。研究价值:为中国未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内生性区域创新能力的产出模型,对区域创新、工业智能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PSDM)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创新水平的提升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效应。另外,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激励效应,但这一激励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东部地区促进效果与全国层面保持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江西百强企业是江西经济的主要带动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2015年江西百强企业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江西百强企业资产持续扩张,但盈利能力偏低;产业结构不平衡,技术层次偏弱;地域分布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研发投入力度增大,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企业开放性程度较低等特点。基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公共服务和制度供给,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进核心国有大企业改革提质增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产业集群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产融合互动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多维协同创新等做大做优江西百强企业,推动江西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百强企业是江西经济的主要带动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2015年江西百强企业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江西百强企业资产持续扩张,但盈利能力偏低;产业结构不平衡,技术层次偏弱;地域分布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研发投入力度增大,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企业开放性程度较低等特点。基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公共服务和制度供给,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进核心国有大企业改革提质增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产业集群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产融合互动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多维协同创新等做大做优江西百强企业,推动江西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探讨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在加快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同时还有助于服务业与工业内部行业的变革。同时,贸易开放可以借助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变革等方式间接加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小于非加工贸易,东部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中西部地区,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力度大于东亚发达国家。研究创新:深入探讨了贸易开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视角构建多维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检验贸易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贸易区域差异以及环境承载力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需求管理到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思路的重大转变.本文在揭示供给侧三个层次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本文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改善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有效的制度供给则在上述结构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属于偏远省份,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于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常年以来贵州省经济和科技发展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仅有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且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客观分析了贵州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对贵州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做了进一步研究,希望可以多个角度综合改善贵州省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