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又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对日本来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有着比其他国家优越的地理条件。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获得惊人的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其在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制定了有效的对外经济战略与策略,不断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本文拟就日本对外经济战略与策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也随之做了相应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不仅大力发展商品输出,同时也极力扩张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称对外投资)。目前,中小企业在日本对外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推进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战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及其原因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对外投资的准备时期(1951~1965年)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于崩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史同其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起步晚、速度快、有特色.现在,日本已是世界最大投资国之一,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日本对外经济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它,对于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日本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颇有益处;同时,对于我国在四化建设中引进外资问题也有一定作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特色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在引进日资时应注意什么?这便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日本的对外经济关系将发生何种变化,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一国对外经济关系变化的方向,受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所以随着“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今后日本将以新技术革命为核心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日本实行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面临三个重大问题:一是进口资源,出口制成品的经济模式,能否消除贸易摩擦;二是在要求开放国内市场的强大压力面前,取守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投资规模急剧扩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流向也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前国际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及其主要经济背景做一初步的分析。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际投资市场中的地位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6.
从1966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亚洲是接受日本资金最多的地区。约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海外投资以资源开发和市场占有为主要目的。进入80年代,由于日本与美欧的贸易摩擦日益升级以及日本自身经济的成熟化,其对外直接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地缘特性决定了海洋在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即对海外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决定了海上航路权益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新冠疫情暴发后,日本在调整印太地区对外经济关系,构建区域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将维护海上航路权益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由传统的对外经济援助、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布局向开拓新产业、寻求共同利益的方向转变。可以说,维护海上航路权益成为日本实现对外经济合作拓展,构建区域经济主导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多侧重于跨过公司的经济动机,往往忽略了投资所在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古典引力理论和地缘经济学中的经济潜力观点,社会、经济及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若干社会及地缘经济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日本在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在发达的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元升值迫使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对外投资,将经营战略逐步转向向海外发展,迅速出现了对外投资高潮。据统计,1988年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已达1625项,是1985年318项的5倍。对外投资的日本中小企业中“成功”和“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企业占60%。目前。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还有文化上的因素。日本文化中的岛国情结、耻感文化心态;神道理论、武士道精神等方面,在日本近代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文化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经历了由自由贸易协定演变为经济伙伴协定的过程。"东亚共同体"和"经济伙伴协定"是日本21世纪初期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目标与手段,在该战略的实施中,经济伙伴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日趋合流,已经没有日本认为的那种实质性的差别。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对日本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经济伙伴协定政策产生恐惧心理,也不要一概否定和反对,而要客观对待,吸纳其有利因素,制约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对外投资”)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它对外投资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日本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有着愈来愈突出的作用。本文拟就日本对外投资结构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实质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战后,特别是六十、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投资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经历了由自由贸易协定演变为经济伙伴协定的过程。"东亚共同体"和"经济伙伴协定"是日本21世纪初期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的核心目标与手段,在该战略的实施中,经济伙伴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日趋合流,已经没有日本认为的那种实质性的差别。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对日本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经济伙伴协定政策产生恐惧心理,也不要一概否定和反对,而要客观对待,吸纳其有利因素,制约其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外经济辐射强度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旭霞 《山东经济》2006,22(2):126-128
本文在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贸易区位不同,提出了经济辐射强度的概念,推导出了对外经济辐射强度系数。选取了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就其对外经济辐射强度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对美国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大、香港地区居中、对日本的经济辐射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5.
1991年8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吉林省日本经济学会第三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与中日关系——兼及吉林省对外开放”。40多位与会者结合当代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和日本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转换,重点对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走向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讨。关于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走向与会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多层次的序列系统,最高层次是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外贸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职能机构对外贸的管理方法、措施则构成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大致是沿着保护国内产业、扶植对外出口的主线延伸的,其中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通产省)协同民间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进出口等贸易形式的法规、制度,加强了政府对外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这一切都驱使着日本的对外贸易走向繁荣和发展。一、战后日本实施外贸管理政策的必要性战后,日本在经济复苏的50年代,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又加之资源供应极为贫乏,必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需大量吸收外资,因此,把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向,设法引进更多的日资,对振兴我国经济有很大意义。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向及原因 1994年9月份以来,随着日本经济逐渐步出谷底,开始了缓慢的回升,加之去年以来日元的大幅度升值的直接推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国平 《现代日本经济》2001,117(3):7-11,21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曾一度地眼过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走出了一条明显区别于欧美的模式,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对资本需求变化状况,运用对外直接投资较为成功地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许多企业仍无法摆脱这一影响。但是,日本企业既是泡沫经济的受害者,也是泡沫经济的制造者。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很多都以失败告终,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分析其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发现,日本企业在经济高速成长时期树立起来的投资体制和投资风气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引进外资后,中国现在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经历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极其相似。因此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分别对中日两国对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动机、主体选择、产业与区域选择、进入方式、政府支持等6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了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