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明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81-82
农村社会保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农村现代化的主题。在中国转型期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传统保障已陷入困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缺失已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安全。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李宏毅 《商》2013,(17):365-365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农村的劳动力部分向城市转移,学习心得技术和知识为农村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活力,农村的发展模式趋向于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能够带动农村的总体的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离不开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失,给农村社会保障的全面推进和农村经济转型带来了极大难度.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三农问题在二元经济消解的过程中不至于成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道路上的阻碍,已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4.
杨方圆 《消费导刊》2009,(9):214-214
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是基层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村民主建设已走过了50多年的路程。基层民主建设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建设的纵向延伸,因此,农村民主的发展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上对农村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现实中的农村民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法制不完备,效率低下,社会化程度低,没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向农民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这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障公平价值取向的需要,更是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及农村稳定的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依托,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是非均衡、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公共财政适度支撑、法律体系完备且与相关涉农政策相配套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就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进行了阐述,指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六个部分。1995年-1996年,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在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文件中,又重申了这个观点。但是,自1998年开始,随着劳动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7.
聂峰  陈小冰 《商业时代》2007,(23):94-95
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建立和完善沿海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它省市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作为机制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组合和含义,这是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计划都反映了它所在社会的价值观念,并且像其它所有社会机制一样还与过去的习俗、法规和实践以及现实条件密切有关。在西方,特别是欧洲的工业发达国家,机制模式的社会保障占据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包揽了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需要,涵盖了人的生老病死各阶段的所有内容,被人们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在我国,家族责任、家族纽带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社会机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这四项。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型信贷机构和捉村保险试点机构都在积极推进,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枉村金融体系仍然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开始同样面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工业化风险,但我国相应的抗风险机制却很缺乏。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品市场,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长,已初步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的、涵盖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商品市场体系。但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快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交易条件和交易环境,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督和管理体制,保证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一个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总称。”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助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其中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在农村农民缺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生活缺乏安全感是农民面对的最主要的担忧。调整建立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制度建设始终都要坚持分步走的原则,必须是一个针对各种生存风险的制度安排,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衔接的、兼容的系统,以此确保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和农村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与推进,但目前仍存在制度不规范,社会保险费欠缴严重,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等问题。由于社会保障税较之社会保险费更具有法制性、统一性、规范性等特点,从而对于解决现今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系列问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斌 《中国电子商务》2010,(12):106-10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遵循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要求,更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特殊要求。本文立足我国社会保障现状,对如何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发展要求就有着提高,新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由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带来影响。基于此,主要就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发展要求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就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问题和原因进行详细探究,最后探究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想目标,农村金融的发展关系着我国能否突破"三农"瓶颈,进而解决根本问题.受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结构制度缺陷与环境制约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资金缺失严重,已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为使农村金融发挥其关键作用,应在遵循农村金融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对农村金融进行强力支持,构建好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与环境体系,加快与城市金融体系接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一书的详细研读,并结合其它专家学者的观点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陆续的步入正轨。众所周知,社会保障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利益。而这一热门问题——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也正在更多人的目光下不断发展。文章通过近年来在此方面取得的发展,不断探讨研究改善的方法,进而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为最终的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以来的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或设施缺位等同题比较突出.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应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发挥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融资作用.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组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做法,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主体,多渠道融资,注重实效的长效管理机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