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消费潜力的群体,资金短缺对其消费能力有极大影响,为了满足大学生群体消费,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期购物、现金贷款等校园贷服务应运而生。探讨了互联网经济时态下"校园贷"的现状及发展,对其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为大学生理性使用校园贷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校园贷受众的特殊性,加之近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校园贷一时成为人们舆论的中心。随着各种政策相继出台,校园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在P2P平台校园贷的现状,分析校园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财商、提供多途径勤工助学、提高商业银行渗透率三点完善校园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人人贷"为特征的校园网贷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国药科大学在校学生校园网贷行为的现状分析,发现校园网贷平台存在着风险控制能力差、虚假宣传、引导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和心理等问题,应通过加强网贷平台风险管控、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来进一步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贷款机构发现了学生信用消费领域的商机,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不良事件频发后又遭遇强监管,校园贷平台前途未卜。认为学生信息消费领域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不良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指出构建校园贷征信系统是解决不良校园贷的可行措施。主要贡献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信用消费供需的一手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系统梳理国内校园贷平台模式,指明做好征信、加强风控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了校园贷征信概念模型,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现金贷作为一个热门词汇迅速传播,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搜索量始终居高不下。但现金贷在发展中出现了利率畸高、信息泄露、暴力催收等问题,严重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秩序。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背景下国内现金贷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平台的经验,为现金贷平台提升其运营效率提出加强风控能力;维护用户信息安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园金融作为当下新兴进入校园市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板块,因其互联网特性以及与P2P网贷密不可分,导致流动性风险显著。而大多数校园金融平台为中小型公司,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应对风险能力较差。本文就以校园金融平台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个切实可检的风险预警体系,同时在平台本身和国家宏观两方面给出一些关于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借款平台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状态,其中校园网贷平台更是风起云涌,但它却由于"裸贷""裸条"等事件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文章针对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本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现存风险给出了合理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普及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下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时代","互联网+"理念的出现更是网络创新迈向新高度的产物。校园信贷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潜在优质的贷款对象的贷款平台,其主要的特点是门槛低,放款快,但也隐藏了风险。近来校园网贷滋生的暴力催款、裸贷、盗取信息及欺诈等恶劣事件将校园贷推至社会焦点,校园贷变质"校园高利贷"。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A校大学生为例,分析校园贷款的现状,研究校园信用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致力于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款生态环境,规范大学生消费和信用理念,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金融机构贷款在校园发展起来,校园网贷逐渐受到学生欢迎。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是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资金方便的金融平台,帮助学生创业、缴纳学费,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业。但是由于看中了学生群体的利益性,很多金融网贷平台打着低利息的宣传旗号,实际上却收取学生较高的费用,高额的贷款成本往往会使其无法偿还贷款,为家庭增加负担。想要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校园网络金融贷款,金融机构必须完善校园网贷机制,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利益不受到侵害,真正发挥校园网贷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P2P网贷平台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P2P网贷平台完全依托互联网,在虚拟的网络借贷平台上即能完成投融资交易,丰富并完善了我国金融行业融资模式。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借贷行为的影响,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两种博弈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会加大P2P网贷平台借款人的违约分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向高校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以手续简便、放款快速等优势得到不少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贷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因运营不够规范,产生了暴力催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对校园贷清理整治。本文试对校园贷的发展历程、常见类型、成因、所伴生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育、监管、法制等角度对校园贷的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微 《商场现代化》2016,(5):214-215
以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金融中"电商小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小贷"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了融资双方资金和信息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7.
团贷网事件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影响巨大,导致P2P行业交易量下降,平台退出数量增加,投资者对网贷平台失去信心。本文通过分析团贷网平台爆雷事件,找出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结果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期能够给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带来了时代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创新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定义、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其次,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成果进行概述,具体包括垂直搜索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以及互联网金融C2B模式。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校园贷"产生,并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见诸报端,甚至发生了一些大学生无力还款而自杀的惨痛悲剧。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防止类似负面事情的再次发生,已经成为高校以及高校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分析了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贷款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恶性影响,为了防范不良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危害,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基于对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行为分析,通过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