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是以重工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经济体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状况的分析和VAR模型,发现目前河北省能源消耗仍以煤炭为主,但总量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且能源利用率有显著提高。此外煤炭和石油消费与经济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对煤炭和石油有显著替代作用。由此提出强化煤炭的清洁利用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以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提高利用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春颖 《商业时代》2012,(22):53-54
当前世界经济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缓解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诸多压力,就必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金融工作,特别是加强信贷投放管理工作。本研究认为:金融部门要遵循科学发展观,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采取有效措施,使得信贷资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杨惠贤  郑惺 《商业时代》2012,(1):109-111
我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费也日益扩大,能源供应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制定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总结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志娟 《北方经贸》2011,(10):97-98
本文利用1978—2009年河南省银行信贷相关数据,对河南省信贷投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第一产业支持力度稍显不足、信贷投放集中引起高风险等,河南省要优化经济结构,增加金融资源配置途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53年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数量分析后得出:能源消费、经济增长、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四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约有83%的原因可归于投资、人力资本投入、能源投入以及经济系统自身对前期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陆芳 《北方经贸》2012,(9):34-35,39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文章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湖北省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测算,发现湖北省能源弹性系数较高,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能源消费总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经济发展的数量和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并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回归分析,最后从提高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原经济区节能减排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通过对其经济金融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得出巢湖经济增长与信贷投放只有单项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配的结论.同时,分析了巢湖金融信贷功能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28)
2013年,内蒙古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部署,紧密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三大产业以及特色优势产业上予以信贷和政策支持,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是依赖于能源和原材料的快速发展,而资金的投放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着支撑和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需要我们适时适量的调整资金投放,合理的配置信贷资金,因此,研究信贷投放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证研究了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广西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小,广西的能源利用率低,能源供求矛盾将成为未来影响广西工业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因素。广西需要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强化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较大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都息息相关。以我国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增长率的角度系统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同时将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引入能源消费增长的原因分析模型中,分别讨论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G两步法对1978年~201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两者间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费的增长可以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焦叶  鲍蔚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5-16
运用ADF检验、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等,对1995-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量和石油消费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协整分析技术,对1978--2008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陕西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单向的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悦 《商》2014,(45):226-226
能源开发利用对她区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运用VECM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95—2012年经济增长与能源生产、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均是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2)就二者的影响程度来看,能源消费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能源生产。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推动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当优化能源发展战略,加快自身工业化发展进程,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高会艳 《商》2013,(23):311-311
本文利用1997-2010年中国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能源消费的薮据,运用服务业的能源库茨涅茨曲线模型对服务业经济增长与服务业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能源消费和服务业经济增长呈倒“N”型,且并没有达到拐点,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服务业经济增长是以服务业能源的高消费为代价的,最后提出了相关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扩张,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也急剧增加。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一再牵动社会的神经,是关乎我们现实和未来生存发展的最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计量模型,选取相关数据,对湖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980-2008年期间,每增加1%的能源消费,湖南省经济增长就增加2.66%,每增加1%的经济增长,湖南省能源消费就增加0.31%,即存在正向协整关系。说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对彼此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也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会扩大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从趋势项的系数看,正确认识经济增长和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也保持湖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中国199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额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修正,引入一步SYS-GMM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能源消费、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地区差异性。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扣除了加工贸易量进行修正后,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贸易开放与能源消费交叉项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即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间接地制约了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具体而言,能源消费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因此,本文通过选取山东省2000-2013年的数据,利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