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政府要科学制定全域旅游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科学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战略,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决策、调控、营销中的主导作用,以保证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到了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优质旅游强调更加安全、文明、便利和快乐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体验,而全域旅游将成为优质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全域旅游大环境为背景,以绍兴为实际,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及存在问题,将有助于明确绍兴乡村旅游发展实质及突破口,更好地提升绍兴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湘西州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湘西迈入了"全域旅游时代"。湘西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肯定全域旅游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湘西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实施高端业态引领、完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动湘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2016年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确定,晋中市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晋中市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晋中市在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存在开发程度不足、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新的旅游发展思路: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开发全域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其旅游吸引力,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域旅游背景下舟山旅游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域旅游是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对旅游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旅游交通要以游客流为导向,旅游交通要体现旅游元素,旅游交通注重旅游服务质量。舟山旅游交通现状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陆路交通发展滞后于旅游业,水路旅游交通是舟山开发海岛旅游的瓶颈,民航旅游交通也不尽人意,交通工具旅游功能缺失,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缺乏,综合的交通服务功能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整合。因此舟山旅游交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快陆路旅游交通建设,尽快提升水上交通能力,突破海岛旅游交通瓶颈,逐步改善空中旅游交通条件,增加服务设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积极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交通服务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体验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进行转变。沧州市自2017年发展全域旅游起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视域,对沧州市旅游发展概况进行阐述,从政策制度、区位、资源三方面对沧州市开发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进行分析,对沧州市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路径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旅游业全面发展进入全域旅游时代的推进时期,作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乡村旅游迎来了转型升级和新格局的变化。依托全域旅游的理念,分析了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的推进,并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业现状研究,分析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及现阶段地区政策和新市场新技术的发展对乡村旅游新格局的推动,提出了呼和浩特乡村旅游新格局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渗透、关联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对接等方面均严重落后于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如求新、求独、求奇、求异等,造成多元需求与有效供给不对等,这仍是农业旅游产业附加值偏低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就湘潭市农业旅游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方式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期有利于全域旅游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落后,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发展旅游是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武陵山片区在旅游开发、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据此,提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全面调动各部门、全体居民的积极性,在全区域、全时空提供全过程、全层次的旅游服务,以期达到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让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但是与国际发达旅游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仍存在着精细化服务不足、专业化不强,整体运营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旅游公共服务品质与游客期望和旅游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为旅游者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实现我国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从小旅游向大旅游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应从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旅游精品供给等方面,全面实现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拉动内需的主要力量之一,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南阳历史悠久,地形奇特,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优势,目前南阳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景区环境建设、从业人员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南阳旅游业的发展缺乏龙头、品牌、联动、全域意识,还需要从行业理念、体制机制、景区整合联动、产品升级扩容、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力打造南阳全域旅游精质品牌,进而打造"‘宛’若仙境,颐养天堂"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探讨了全域旅游视域下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备的优势,其中包括区位及经济优势、宏观政策优势、赛事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设备优势等;通过剖析上海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上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上海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域旅游是指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在指定区域内形成以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结构产业,以旅游业为主来带动并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将对徐州市农家乐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以及对如何实现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促进徐州市农家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2018年阳江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2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凸显优势产业的地位。《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的提出,为阳江市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阳江市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然而,阳江市的全域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先对阳江市全域旅游进行了三方面的现状分析,找出阳江市发展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全域旅游发展的理论,提出阳江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途径,希冀对阳江市全域旅游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域旅游的概念近来在社会上逐渐引起注意,越来越多的地方对此表示很高的积极性,并就此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2015年末,全国首批共计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正式发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域旅游将成为各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本文将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入手,结合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浅谈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给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岛工业遗产、工业资源丰富,青岛崂山区是国家首批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在全域旅游的大发展背景下,青岛市工业旅游中的“旅游+工业”“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正成为青岛市工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青岛工业旅游示范点众多,工业旅游的发展经验丰富,特别是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饮料行业等,工业旅游的发展态势良好。然而,青岛工业旅游存在政策引导不够到位、扶持力度不够大,营销推广工作不到位、客源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产品设计有待完善、产业融合度有待加深,全要素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引导,加强营销推广力度、进一步开发客源市场,优化产品设计、培养工业旅游人才,推进产业融合、协作发展,推进旅游全要素建设等措施促进青岛市工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是黑龙江省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近年来黑龙江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乡村旅游业也呈现发展迅速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空间分布不均、经营模式单一、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为促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平凉市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市场条件,特别适合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平凉市康养旅游发展的产业优势,并根据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全域旅游战略为基础支撑,构建了一套立体的康养旅游结构体系,对发展平凉市康养旅游产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