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黄河科技学院商务英语本科2014届、2015届和2017届学生的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因其环境和专业特殊性,专业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30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掌握了港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要求。针对这些调查分析,应从规划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几个方面,转变校企合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航空港区经济发展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嘉薇 《商场现代化》2007,(17):315-316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外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概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其重新解构为课程、教学、师生三个主导板块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今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试论了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及优秀师资的建设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期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概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其重新解构为课程、教学、师生三个主导板块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今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试论了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及优秀师资的建设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期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就业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递增,如何在原有的"英语专业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语言经济学理论,实现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商务英语学科具有更加鲜明的实际性与应用性,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刍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概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其重新解构为课程、教学、师生三个主导板块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今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试论了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简称《商英指南》)是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新时代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存在教学内容重智轻德、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商英指南》的“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应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做到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立体化动态化、课程团队优质化,才能改善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获批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近年来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其采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修探讨型教学模式、开展暑期学校项目、实行企业导师和复合导师制、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等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以新疆石河子大学为例,提出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服务当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复合型人才为辅;多渠道培养专业背景多元化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本科培养专业目录,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相关学术研究动态分析入手,思考商务英语"三元交叉"理论,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综合"而非"总和"合理性知识构建模式,剖析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为培养出商务英语三元复合型人才做好前期积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促使高校加快改革创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节奏,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方向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地位的基础上,为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普通高校越来越多地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并对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进行调整,加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高职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可能会失去竞争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管理对人才素质的精细化和多面化要求越来越高,商务英语方向人才的培养应遵循"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构建,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能熟练运用英语、熟悉国际贸易及商务、具有全面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及其市场定位,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平顶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旨在为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及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并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国际商务技能,进而打造出能够适应国际商务发展和往来的复合型人才。而商务英语的教学把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作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语言经济学就是商务英语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符合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和高校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要求,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一体化局势下,国际电子商务业务也随之扩大,市场要求培养既能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又具备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模式的借鉴与运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语言沟通能力,极大有助于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及质量,并且有利于学生专业及个人素质的塑造,从而更好地为国际电子商务服务。  相似文献   

16.
于帅 《商业科技》2014,(8):97-98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翻译人才的一种方式,大学商务英语不仅可以教授本专业的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高校长期对来没有足够重视商务翻译教学和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整体规划落后,学生语言基础比较差,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翻译人才,高校应当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革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大学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霍静伟 《消费导刊》2009,(10):175-176
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急需培养复合型人才及进行双语渗透和学科交叉。对于理工科大学的英语专业来说,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的优势,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调整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及提升双外语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英语高级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必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的英语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改革为例,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高校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及加强师资力量,从而使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设置较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理论脱离实际.本文认为,会计教育改革应围绕着会计教育目标进行,高校本科的会计教育目标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会计教育改革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淡化专业界限;出精品教材;增加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省企业急需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复合型商务荚语人才,而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由于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不足,尚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务英语人才,高职英语专业需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融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一体,从而获得在职业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为企业输送复合型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