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企业信用风险及管理的现状,并从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及信用衍生工具的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推动发展的一大动力,但由于农户的信用意识淡薄,导致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受到了阻碍。 为此,文章指出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信用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范彩红 《中国会展》2025,(7):138-140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信用风险便是其中关键一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文章深入剖析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涵盖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流程执行不严谨,以及风险评估方法缺少科学性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流程的执行监管,以及引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等策略,旨在为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应收账款的方式留住客户,以实现增加销量、提高利润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随着赊销规模的扩大,企业往往面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甚至发生坏账的信用风险,大量存积的应收账款不仅虚增了企业利润,而且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以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5.
企业和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博弈关系,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甘冒风险,银行则在稳定收益的情况下追求风险最小。本文通过建立银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管理信用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采取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输出劳务而产生的应收款项。虽然赊销方式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但却延迟了企业资金回收时间.增加了帐款催收成本,甚至引起坏帐损失的风险。尤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有超过半数企业蒙受损失.陷入经营困境.经营困难的连环反应使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越来越大。本文从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控制出发.分析如何规避和预防应收账款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8.
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表现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机理,并试图从信用风险评价方面探讨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规模的增幅在逐年下滑,而信用风险却在逐年增加。在如此恶劣的外贸环境下,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对外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虽然应收账款质押具有社会经济意义,但信贷机构却承受着较大的风险。为控制信贷风险,应完善应收账款的公示模式,使质押效力有力地约束出质人并及于次债务人,同时确立受损应收账款质押债权的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珍 《商业研究》2003,(20):47-49
近年来 ,我国为扩大内需 ,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推出。根据当前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从银行角度分析了制约银行消费信贷发放的重要因素———即在发放信贷的过程中会遭遇或可能会遭遇到的各类风险 ,同时提出了减轻银行信贷风险的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程云喜 《商业研究》2007,(11):173-175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对其求解发现,电子商务中交易者的信用度或守信度与其贴现因子以及管理者(即政府)的监管概率(即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成反比;而政府的监管力度与惩罚力度、交易者贴现因子的平方以及政府的监管成本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农村信用社和贷款农户交易行为的博弈分析,发现贷款额度、违约成本、贷款追讨成功率、正常履约收益是影响违约行为的主要因素。为防范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一个长期的切实可行的农户信用评级制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给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其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测量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宪全 《商业研究》2007,(7):165-170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中,信用风险是影响其安全高效运营的主要原因。信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信用风险测量。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也被应用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量中。但预测指标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成为研究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6.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实现信贷风险动态监测的首要环节。预警指标灵敏高效地反映风险变化特征是预警系统运作的前提和基础。预警指标的建立应遵循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预警和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皓宇 《商业研究》2003,(14):111-113
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一个中心环节 ,业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信贷风险程序 ,并直接关系到现代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的成败。对信贷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合理实施预警方法和风险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与此同时,出口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影响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以商业风险为主,结合我国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出口贸易在信用风险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特征和主要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信用风险的本质就是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认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产生社会信用风险的必要条件,契约不完备性、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管理水平不高则是充分条件.社会信用风险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社会信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社会信用风险;社会信用风险是可以管理的,可以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把社会信用风险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文章提出,当代社会信用风险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制度化、全程化、模型化、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