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油、焦煤、生猪等期货品种正在研究与审批过程中,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速度将大幅提升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具有桥梁与纽带作用:商品期货连通期货市场与商品市场,股权类衍生品连通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利率衍生产品连通银行间市场与资本市场,外汇衍生产品连通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规避、价格发现、投机与套利功能,有助于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2.
钱芳 《中国外资》2012,(5):16-17
<正>一、美国金融业发展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加频繁。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抵御波动的工具应运而生。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以英镑等6种货币为标的的外汇期货合约,引领金融市场迈向了新的时代。随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起,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3.
从金融危机看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全球股价、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变动。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如此广泛且迅速地蔓延也正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金融全球化的这一高级阶段。而从危机的开始到进一步发展,都与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推进器这一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脱不了干系。加强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全球股价、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变动。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如此广泛且迅速地蔓延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金融全球化这一高级阶段。从危机的开始到进一步发展,都与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推进器这一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脱不了干系。加强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肯定了基础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应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信用衍生产品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根据信用风险保护买方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融资,分为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衍生产品;另一类是根据基础资产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7.
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进行组合设计出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在美洲、欧洲和亚洲都有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和繁多的产品种类。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增加了资本市场的完备性、深化了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以及提高了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水平。在我国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首先以外币结构性存款的形式出现,自2003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应在鼓励结构性衍生产品发展的同时,着重加速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中国银监会于年初公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适应了我国加入WTO后中外资银行在开拓市场、运用衍生产品交易开展业务竞争的需要是指导和促进中资金融机构开拓衍生产品金融业务的需要是指导我国金融机构规避衍生产品风险健康发展的需要。衍生产品业务,对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已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对我国大多数中资金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正经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危机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金融衍生产品由于规模巨大.影响面广,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场外金融衍生品规模从2001年底的111万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中期的683万亿美元。次贷相关合约从无到有.自2004年有正式统计数据以来,5年增长近9倍,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与会计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交易的杠杆性,成为游离于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巨大潜在风险源,并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体系提出挑战,针对这一问题,IASC和美国FASB在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我国尚未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鉴于我国的帝际情况,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建议可以实行表内历史成本计量,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推进次序及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攀登  曹宏成 《新金融》2005,13(5):40-43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重要性,然后简单评介了金融衍生产品推进的次序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原则及次序,并对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流动性、杠杆率与金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流动性和杠杆率之间交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金融结构的演变,流动性的内涵不断扩大,金融机构以证券化的方式实现流动性的扩张.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容易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并且由于杠杆率与流动性变化之间交互作用,导致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出现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杠杆率和流动性管理,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金融监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提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勇  田拓  阮卓阳  朱军军 《金融研究》2016,432(6):37-51
本文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二元面板离散选择模型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去杠杆化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2)金融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均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杠杆波动程度的加大不仅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具有比较确切的政策启示。首先,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出现过度杠杆化的倾向。其次,在危机后“被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采取循序渐近的策略,充分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有的平滑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杠杆急速下降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和金融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彭章  施新政  陆瑶  王浩 《金融研究》2021,494(8):152-171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导致劳动者职业转换愈加频繁,失业保险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探究了失业保险金水平对企业财务杠杆的影响。运用2009—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失业保险金上升会导致公司财务杠杆下降。渠道检验显示,提高失业保险金可以降低员工失业风险溢酬,公司劳动力成本下降,公司有更多自由现金流和盈利进行内源融资和偿还债务,公司财务杠杆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失业保险金的作用在失业率高的地区更加显著。主要结果在分别运用《社会保险法》和《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指导意见》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更改模型设置、排除投资水平影响、删除特殊省份、更换样本期间后,依然成立。本文结果说明加大失业保险保障力度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两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律,在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9.
Empirically, it appears that common stock of publicly traded corporations with high-debt ratios tends to be held by investors with relatively low marginal taxes while the stock in companies with little debt is held by investors in high-tax brackets. A number of authors have argued that in an equilibrium similar to the one described by Miller [8], these clienteles should exist. We argue that standard portfolio theory does not imply financial leverage clienteles for publicly traded firms. We explain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tax rates and leverage ratios by the existence of dividend clienteles a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dend yield and leverage rat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