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船舶配套工业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造船业经过“九五”时期实施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技改步伐和进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十五”开局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喜人形势。特别是在朱镕基总理关于“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比较)”重要指示鼓舞下,两大造船集团和地方造船业都加快了发展步伐,使2001、2002年我国新船完工量、成交量、手持船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中度低、缺乏核心技术、未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种种不足使得船市低迷期的我国船舶配套企业生存和发展压力骤增。今年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召开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座谈会,来自财政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两大船舶集团公司及全国重点配套企业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正在加速发展的我国船舶配套业造成了很大冲击。船用设备合同撤销、推迟交付或改变配套船型等情况陆续发生,船舶配套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顷刻逆转,船用发动机等近年扩能幅度较大的船用设备将出现能力过剩.市场竞争随之加剧.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将提早遭遇外资船配企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4.
7月上旬,占地80亩的中国(舟山)船用商品交易市场二期项目通过验收,503套营业用房已全部租出。11月初,该项目将正式开业。这将为蓄势待发的舟山船舶配套业增添重要的硅码。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产船用设备在出口船舶上的平均装船率不足40%.大量船用设备依靠从国外进口。反观我国造船业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的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分别高达95%和80%以上。与日、韩相比,我国船用设备的低水平配套能力。不仅严重削弱了我国船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实际创汇能力,而且使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制于人。如何突破我国船舶配套业的瓶颈束缚,如何把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如何快速提升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船舶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主要特点1.产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我国造船完工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带动下,2011年船舶配套业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据行业协会数据,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9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船舶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1.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利润总额49.4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15万马力,比上年增长22%。船舶配套业得以持续增长主  相似文献   

7.
戚云 《市场周刊》2004,(21):39-39
去年以来,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口辐射松木材逐渐升温,以致最终形成热潮。这对于森林资源匮乏,而近年人造板等加工业又发展十分迅猛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件有利的事情。但业内人士提醒切记一哄而进,再次造成劳民伤财、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8.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船舶配套业.已形成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配套体系.自主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在高端配套设备研制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进入21世纪后.日本船舶配套业在与造船业的互动发展中没能及时、广泛地实施全球布局战略.市场份额下降。深入分析日本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路径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以及《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15年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装船率要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林晶 《市场周刊》2020,(16):0064-0067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将近十年,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水平迅速提高,这样的大环境将世界航运市场也带进一个繁荣的盛世。世界造船业借此东风也迅速进入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同样,中国的造船业及船舶配套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整个造船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之势,但是,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势头几乎戛然而止,甚至仅在几年间,整个行业就繁荣不再,进入低迷。尤其是船舶工业的行业特性,对经济危机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迟滞性,作为与航运业和船舶行业息息相关的船舶配套行业也难逃一劫,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又一个十年过去,世界经济仍然毫无起色,航运业和船舶行业市场仍然颓然无力。文章对船舶行业发展以及船舶配套行业尤其是船用柴油机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船用设备配套工业是船舶工业的基础,配套工业技术水平高低,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曾经闪过亮点,却又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所退缩。“七五”“八五”期间,我国船用柴油机和一些辅机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产量不仅满足了几乎所有出口船和远洋、沿海船的建造需要,还实现了批量出口,船用设备国产化率高达80%左右。90年代后半期,船用设备国产化率和国产船用设备的实际装船率逐年下降,1995年国产设备的装船率为43.3%,1998年又降至32.5%,目前已不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船用设备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世界船用设备市场主要被这些国家所垄断,船用设备产品开发与制造上的竞争也主要在这些国家之间展开。一、世界船舶配套市场(一)概况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市场规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据挪威船用设备行业专家1997年估计,全球  相似文献   

13.
造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船舶配套工业的配合,船舶配套工业对提高船舶的使用性能及其先进性起一定作用。目前我国船舶配套工业情况如何呢?就以我厂生产的船笛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29日-12月2日,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义和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虽然市场与天气同样“严寒”,这一亚洲排名第一的海事会展依然热潮涌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全球新能源汽车替代率仍较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乐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第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中美欧在终端市场销售上拥有优势,中日美三国在生产制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中日韩在产业配套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挪威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方面表现突出。第三,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的竞争优势也不同,竞争优势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则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船厂和配套厂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想法。外部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亚洲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势头。尽管从去年年底开始世界经  相似文献   

17.
在入世新形势下加快船舶配套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政府按照我国的人世承诺,采取一系列新举措鼓励更多外商来华投资,扩大外商投资的领域和方式,鼓励外商以采购和兼并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这些都将对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但总体而言,我国加入WTO对船舶配套业是挑战大于机遇,船舶配套业受人世的冲击远大于造船业。首先,加入WTO为船舶配  相似文献   

18.
Advertising competition and industry channel stru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roduction of independent retailers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buffer that alleviates the 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channel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his effect may be counter-balanced if the manufacturers compete along dimensions that differ from prices (such as advertising). We find that delegating to retailers may intensify other non-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anufacturers and therefore make the manufacturers worse off.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tailer buffer” may be a two-edged sword and thus suggests that channel structure may critically depend on the specific dimensions along which the manufacturer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造船中心开始了由西欧向亚洲转移的过程.先是日本以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而后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赶超日本,并于21世纪初成为世界造船业头号大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船舶T业发展迅速,已成长为世界造船大圈,处于向世界造船强国演进的攻坚期,正努力成为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承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