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者在商业运作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采取一些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手段,而降价策略又往往是商家最钟爱和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但若商家运作降价策略不当,就会陷入低价倾销的涡流,因此商家应熟悉哪些价格行为被视为低价倾销。我国第一个制止低价倾销的综合性法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工业品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规定》日前正式实施。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此项规定,将8种行为视为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同时指出有2种行为不视为低价倾销行为。 8种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 1.生产企业销售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低于…  相似文献   

2.
对低价倾销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物价部门是旗帜鲜明地予以制止和反对的,并且已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我们反低价倾销的斗争至今仍停留在舆论的宣传上、道义的谴责上,乃至有关法律法规的阐释上,并无多大实效。甚至有的文章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真正具备了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进行低价倾销的能力,不少企业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进行低价倾销的。”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我国的国情,与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的斗争比较复杂。但是,分析反低价倾销“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最根本最主要的一点是:有法难依。…  相似文献   

3.
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探讨治理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路径选择,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严新  方丽平 《四川物价》2004,(11):47-48
《价格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了不正当价格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商品和服务,采取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低价倾销、人为哄抬价格或压低价格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在整个价格监督检查中显得十分薄弱,这不仅仅是因为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种类特别繁多,  相似文献   

5.
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它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如何打击不正当价格行为,营造信用和谐的经济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是目前价格监管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 生产和经销企业常常把商品低价倾销,以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的目的。这样,严重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是不正当价格行为。那么,以下的八种行为就属于低价倾销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生产企业销售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低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经销企业的销售价格低于本企业进货成本的。(二)采用高规格、高等级充抵低规格、低等级等手段,变相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从三月二十五日起施行。中国主张维护公平自由的贸易秩序,反对不正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中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用法律的手段制止包括低价倾销和补贴在内的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反补贴在外国有成功的经验,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事实上,已有国内企业包括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抱怨,有些外国出口商用不正当手段在中国市场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因此,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运用反倾销反补贴制止不正当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势在必行。中国的反…  相似文献   

8.
现在市场上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信用度,必须严加防治。 笔者调查发现,不正当价格竞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  相似文献   

9.
国家冶金局近日向国家计委建议联合颁布《制止钢材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以界定企业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行为,明确监督措施,提出处罚意见。据透露,国内价格水平偏低,无序竞争严重,企业生产发生亏损的螺纹钢、线材和热轧卷板等三个品种有可能作第一批反倾销对象。今年以来,钢材价格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低价倾销。这种竞相降价的无序竞争行为给企业、行业乃至国家都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物资贸易企业和后续加工企业,迫切期望国家加强价格管理和宏观调控,及时制止钢材市场的无序竞争行为,为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不法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是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着手,而是采取不正当的价格手段诱骗经营者或消费者,从中牟取非法利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它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或其他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无不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1.
<正> 反倾销措施与中国企业 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货物有关的法律规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倾销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国际贸易中的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是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正常贸易渠道中向另一国(地区)推销商品的行为。倾销商品一方面会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还会扰乱国际市场的正常贸易秩序。因此,在国际贸易领域,倾销被视为一种价格歧视,违背了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必须予以制止。 关贸总协定第6条对反倾销措施作了原则规定。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反对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对放开商品价格的管理,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反对牟取暴利,促进正当竞争,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3.
价格战与不正当价格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和其他经营,消费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在制止、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同时,要为企业开展正常的价格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政出其门     
《光彩》1999,(7)
国家计委坚决制止低价倾销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办法,损害其他经营者利益,甚至对市场秩序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是国家计委近日出台的《低价倾销工业品的成本认定办法》中传达的重要信息。《认定办法》指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品被反倾销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倾销:中国产品面临 不公平游戏规则 倾销是不公平贸易行为,WTO允许进口国对有意低价倾销的进口产品,在造成本国同行业损害的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在WTO和各国的反倾销法律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企业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而多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则实施的是一套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它们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与一个替代国的价格比较,来确定倾销与否和倾销多少,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倾销的内涵,其结果多是导致大量指控中国产品倾销,以及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6.
一、价格下降与低价倾销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低价倾销的指责来源于近期商品价格持续的大幅度下降或“价格大战”。许多企业认为市场上出现的竞相压价是一种恶性竞争,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是一种低价倾销行为;低价倾销是造成当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导致整个相关行业的不景气状态;低价竞争在各行业都普遍存在,因而也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对低价倾销进行指责的企业中,不仅有深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之害的,也有在市场竞争中带头通过价格竞争手段打开市场的;既有工业品生产与经销企业,也有商业企业;在行业上,从汽车到方便…  相似文献   

17.
王晓晔 《国际贸易》1999,(11):46-48
近年来,低价倾销已成为我国 许多工业部门的突出问题。为此,国家经贸委1998年8月曾发布《关于部分工业产品实行行业自律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行业自律价作为行业组织测定和发布的价格,明显违反我国价格法中关于实行市场调节价产品应当由企业依法自主定价原则,因此,《意见》很快被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199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制止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大经贸》2002,(2):72-74
倾销是不公平贸易行为,WT0允许进口国对有意低价倾销的进口产品,在造成本国同行业损害的情况下,征收反倾销税. 在WTO规则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产品的正常价格.多年来中国企业出口到外国的产品,经常被指控倾销,但是实际上,国内企业是没有能力到国外市场倾销,每出口一个产品都要赢利.  相似文献   

19.
李怀 《财贸经济》2001,(11):74-76
今年,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给前一阶段一些企业的价格竞争划上了句号.其效果无疑于划定了价格竞争的禁区,以达到主观上保护生产者利益的目的.目前,虽然企业低价竞销行为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但是,围绕着低价(低于成本)竞销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却此浮彼起.以笔者之见,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论证何种观点正确与否,而在于谁能够从理论上把问题弄清楚.汪祥春教授和李良智博士发表的<制止低价倾销三题>一文(见<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一扫长期以来在价格竞争问题上存在的困惑,给予我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理论支点.由此使我感到,有必要对政府干预价格的行为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从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框架来看,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属于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简称“滥用行为”)。从我国市场上跨国公司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情况来看,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一)掠夺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在我国有不少人甚至官方往往称之为低价倾销,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它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和典型的表现形式。在我国,它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所明确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之一,是指经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