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各国金融立法体例上看极为少见,是我国金融法制史上第一次从金融角度规范监管和被监管者的职责、权力和义务的一部金融专门法,它从法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正式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规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职责、权利、义务的一部金融专门法,它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记者:周主任,谢谢您接受《中国金融》的专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新制定和修改了三部银行业法律,我们想请您从整体上对三部法律进行一些阐释。首先请您谈谈为什么要制定和修改三部银行业法律,这对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周正庆: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通过的三部银行业法律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其中,《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监法》)是新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是修改。制定《银监法》和修改《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金融在…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重要一年.新《中国人民银行法》、新《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3部金融法律正式实施,完善了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推进中央银行全面依法行政中担负着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适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方向与要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下简称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与商业银行法)的出台与实施,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法律环境。在贯彻“银行三法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银行监管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简称《银监法》),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金融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已于2003年12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银行业监管的专门法律,旨在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原则,确定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法定地位和职责,加强和完善监管手段,规范监管程序和监管行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中国金融电脑》2004,(2):92-94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三部法律2月起施行本刊讯从2004年2月1日起,《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三部法律将正式施行。2003年12月27日,备受关注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部法律的出台明确了刚刚成立的银监会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是完善中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重要一步。此次出台的银监法引入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核心原则”,明确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出台,是中国金融立法的重大突破和金融法制建设的里程碑。继《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之后,《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3月18日我国通过并于2003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国人民银行法》(下文简称《人民银行法》)、1995年5月10日我国通过并于2003年12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围商业银行法》(下文简称《商业银行法》和2003年12月27日我国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下文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已初步成形。这三部大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等监管职责,这意味着专门性的代表国家的权威监管主体已经确立。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三部金融法律已经人大常委会修改制定并正式施行,构成了我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三部基本大法。“三法”的贯彻执行将成为近期金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在部门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2006,(4):18-19
中国银监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监管专业化体制的确立。《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制定和发布,为这一体制构建了法律基础。银监法的实施.将银行业监管导入了一个良性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银行业监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颁布,为实现有效银行监管提供了法律保证。但纵观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银行监管现状,如何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仍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目前银行监管状况的比较分析,探寻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监法》)已于2004年2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银监会二级派出机构的银监分局,是监管决策的重要传导者和实践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银监法》,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监管职责,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金融及金融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树立学习的、民主的、团结的、阳光透明的银行业监管新形象,是达州银监分局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于 2 0 0 3年 1 2月 2 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今年 2月 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的颁布实施 ,是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 ,它的颁布有利于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 ;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 ,切实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利益 ;有利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审慎经营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因此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监法》)是监管工作的根本大法 ,必须不折…  相似文献   

16.
依法履行银行业监督管理职责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行政许可法》对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基本法律要求。银监会政策法律部门的成立,为银监会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组织保障,随着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省级监管部门也相继成立了政策法规处,作为银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已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三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金融法制建设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眸与展望: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到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成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出台,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已经历了20余年的历程。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变化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对法制的需要更为迫切。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既是加强银行监管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2003年12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监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  相似文献   

20.
张友刚 《现代金融》2004,(12):46-46
从2004年2月1日起,新《中国人民银行法》与新《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全面实施。新《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金融法律,确保正确理解把握中央银行法,把具有纲领性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