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名 《新经济》2003,(7):54-56
最近,深讯科技拿到了赴港上市的批文,这是继东江环保于1月29日成为今年香港创业板H股第一股之后,深圳又一家民企赴港上市.近年来已有29家深圳民企通过各种途径进军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公司购并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司购并——资本运营的核心 公司购并是指兼并与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M&A)。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一定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 上市公司介入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是有目共睹的。这不仅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也吸引了其它上市公司纷纷介入高新技术产业。从介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动机看,首先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广州控股,在实现基础设施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在1998年5月受让广州联同50%的股权,由此介入通讯信息产生。其实是为了取得政策优惠。如国家1998年拿出4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对亏损企业兼并重组时进行免息停息,高新技术公司兼并亏损上市公司可享受这一优惠。另外,不少地方政府还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公司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深圳市在1998年出台的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2条政策中,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八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还对出口产品实行低所得税和增值税返还等优惠。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选取1996~2001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民营企业在上市前后2年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收益指标、实际销售、财务状况都有明显提高,只有收益率指标有所降低.此外,通过对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上市方式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民营企业IPO上市的绩效略优于买壳上市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后融资环境变得更为有利.这与企业的民营性质和中国的政策环境是有关系的.因此我们认为民营企业上市效应是积极的,中国的经济转轨是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全球银行业购并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近百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在本世纪初、20年代、60年代、80年代曾经发生过四次大的购并风潮:基于以商品为中心的横向购并、基于以寡头垄断为中心的纵向购并、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混合购并和广泛应用杠杆金融的举债购并,每一次购并都令世界经济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购并重组盘活了资产,激发了生产力,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令世界经济向一个新的高度飞跃。世纪之交,第五次购并浪潮——战略购并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拍击”全球各个角落,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成为新世纪经济环境的主要参数。在是次战略购并的浪潮中,全球银行业的购并风起云涌,形成一浪盖过一浪的局面,独领第五次购并浪潮之风骚。  相似文献   

8.
<正> 在二级市场购并中,非上市公司(购并公司)购买上市公司(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控股上市公司的目的,被称作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市场规模不大,因此上市额度和上市节奏受到政府的控制。作为一条捷径,买壳上市就成为企业资本经营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买壳上市并非都能获得成功。有些企业花了不小成本,却未能买壳成功;有的企业即使买壳成功,收益  相似文献   

9.
金名 《新经济》2004,(3):54-57
随着牛市的曙光初现,重组股在市场上再度活跃,一度沉寂的“壳”资源再次受到希望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关注。然而,总结过去一年买壳上市公司的遭遇,有必要提醒投资者,“壳公司”并非都是金娃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现处于转型期,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向合理化、高度化演进是实现稳中求进主基调的重要战略方针,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对提升整体国民经济产业素质将起到核心作用。文章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技术型跨国购并与企业创新战略、我国企业技术型跨国购并现状与问题、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机遇与对策四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系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谢柳芳 《经济师》2008,(6):90-91
在我国,跨国并购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中国企业也广泛地采用跨国并购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法宝,企业并购整合的内容包括:战略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等等,而财务整合是管理整合的重点,因此,文章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入手,分析了财务整合的原则、模式,并结合财务指标评价法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对财务整合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九十年代头两年香港股市上的红筹股主角毫无疑问是中信泰富,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全资控股的"中信香港"对"泰富发展"进行股权收购作为起点,通过一系列的配股、收购和置换等方式将"中信香港"原有资产注入了"泰富发展",同时获得资本市场资金回流,最终实现了"中信香港"的买壳上市。现在"中信泰富"按市价总值计算1996年已经是香港股市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之一,股价从1991年的1.3元/股增加到1996年底的44.9元/股。中信泰富的买壳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的经典力作。这一并购重组案例也是华资在香港股市最富影响力的"买壳上市"案,为中国内地大型集团利用香港证券市场资本运营提供了借鉴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正> 1998年4月,四川托普科技发展公司通过收购国家股方式成为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四川托普长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同月,湖南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以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间接控股湖南五一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湖南创智五一文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北京科利华教育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购买法人股方式成为黑龙江省阿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三起买壳上市的案例具有许  相似文献   

15.
周曼 《经济导刊》1998,(6):67-70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重组上市已是国企改革一条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我国的国有企业重组上市主要有4种模式:整体重组上市、分拆重组上市、聚合重组上市和买壳上市。其中,整体重组上市和分拆重组上市是较为基础的“造壳”上市模式,早期的国有企业上...  相似文献   

16.
曹玉珊 《经济管理》2007,(20):44-49
本文研究了两个逻辑相承的财务战略问题:(1)增长动机是不是并购战略的主要动机或者直接效率目标?(2)实施并购战略以后,企业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财务效应?既有的研究对此讨论较少且多为规范研究或定性分析。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及配对均值t检验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样本1997~2003年资料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管理者制定并购战略的主要动机是提高企业增长速度;企业实施并购战略以后可以实现直接效率目标,即具有速度效应,但是不能实现间接效率目标,即具有不增加企业价值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25日,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收购澳大利亚交易所,亚洲第二大上市交易所与第三大上市交易所的结合,标志着亚太地区首个证交所重大整合;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1,(3):71-73
与门槛相比,美国更看重成长性。在量化宽松泛滥的流动性下,他们已经将未来中国具有成长潜力的IT企业一网打尽,更把美元、美国的资本市场与全球的创新企业捆绑到一起,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勇 《资本市场》2000,(4):6-13
<正> 备受海内关注的香港电讯收购战,在持续了一个多月后终于于今年2月29日终局,香港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与香港电讯的母公司英国大东电报局达成收购协议,将组建香港第三大上市蓝筹公司。虽然这一收购案已经告一段落,但回顾这一案件的始末,从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余晓东  胡峰 《财经研究》2003,29(8):34-40
“十六大”前后一系列法律文件的相继出台是与中央“抓大放小”的国有资产改革决策相配套的。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限制的完全解冻,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选择并购方式进入我国。本文通过一个模型的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放松外资在华并购的限制主要是基于提高我国福利水平的考虑。该模型还表明,外资在华并购的速度和时机对社会利益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资在华并购的实施细则。此外,我们还证明了政府对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提前进行“包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