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它为纠正"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一些左倾错误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有良好的作用。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农业六十条》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比如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等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显示出一些消极效应。本文对这些消极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只能够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若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群众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次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完善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的自助性经济组织。充分利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种新兴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利津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信任合作也变得严重缺失。本文将寻求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要求的农民信任合作途径,即对维系农民从家庭过渡到社会信任合作的机制的探讨,重点对维持信任合作的重复博弈机制模型、维持信任合作的社会环境的建立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与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必须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状和完善要求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实行国有和集体二元所有制结构。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小农家庭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特征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全国的农业数据为样本,构建投入要素、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劳动力、化肥量、机械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范围内看,土地、劳动力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化肥在部分地区能够带来农业增产:机械动力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拉动农业增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逐年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带来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伴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大量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土地流转经营政策的提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推广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 邓小平同志1990年8月就说过: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一论述是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客观规律的科学描绘,是指导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推进农业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产业化和金融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问题,是中国农业结构性调整必须面对的,是重构制度性安排的关键。中国农民自发性创造和政府的政策安排支持,使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化这一难题得到破解,它的实现形式便是农业产业化。实践中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推广运作遇到了一些需要制度性解决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农业金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践说明,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组织保证。分析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可以发现,集中化的生产资料与分散化的生产经营相结合是现代农业企业的主流经营模式。在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用地的集中需要采取创新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农业用地资产化,即农业用地可以像工业用地一样抵押融资、作为资本出资、出租转让等。此外,应利用资本市场手段推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个经营层次和相对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自七十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家对农业地位的界定,提出中国农业的出路在农业内部,而农业的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并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三大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塑造了家庭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独占所有权,家庭成为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主体"和"配置主体"。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在要素市场和家庭合作的作用下,农业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偏效应,土地成为农业生产的硬性约束要素,劳动力存在过度流失的现象,而教育年限、农业资本则对农业生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扩大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家庭与市场组织的功能与界限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组织形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分歧。对世界发达农业的经验考察表明: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劳动力长期雇佣行为主要集中在动物养殖活动当中,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农场的土地规模无显著关系,而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当前的农业技术和制度特征决定了现代农业组织形态应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并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合作组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因此,我国在推进农业经济组织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坚持以家庭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并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合作组织的成长,而以雇佣方式扩大农场规模的政策需要慎重推行。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基本要素。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内容。就是集体土地分包到户。这一制度被邓小平同志称为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做到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大胆地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实现“第二个飞跃”,这是我省农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首要问题,建国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国家政权稳固和政党安全的大计。其中农业问题是三者的基础,它的成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落实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出发,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利弊,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对农村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背景和变迁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自我发展与逐步深化和规范等3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发展的3点重要启示:(1)遵循"自愿、民主"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2)改善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的适度引导和扶持;(3)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它可以弥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缺陷,同时具有传统合作经济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此为其建立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农业合作社实践经验的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此为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举办全国"村长论坛"为全国最基层的官,为最辛苦的官,为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官搭建一个交流发展的平台,这是一个极好的创意,也是一个极好的创举. 重温小平"二次飞跃"的论述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预言,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其中从人民公社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是一个重大变迁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曾对西方经济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历史性成功的一些重要原因,同时也能给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前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