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投资管理》2008,(12):10-16
2008年三季度,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克服外币资产缩水、净息差收窄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资产负债业务发展良好,盈利继续保持增长,收入结构同比继续优化,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良好,经营安全稳健,同时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但在经济增速下滑、资本市场继续深幅回调等因素影响下,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增速趋缓,盈利增长放慢,收入结构继续优化存在不确定性,不良资产反弹压力增大,市盈率和市净率同比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经营总体稳健,利润增速仍存放缓压力净利润增速降幅收窄,业绩回暖趋势明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上半年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持续深化体制改革,经营业绩较为稳健。  相似文献   

3.
预计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增速较为平稳,息差基本保持稳定,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经营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2011年,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平稳增长、净息差继续反弹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等因素,商业银行净利润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国际经济金  相似文献   

4.
黄隽 《金融博览》2012,(10):17-18
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近十多年来少有的严峻局面,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经济增长乏力.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上升,各银行的利润增速放缓.未来经济下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值得关注.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宏观经济形势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5.
据2012年银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9%,较2011年下降17%。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普及、金融脱媒的深化、同业竞争的加剧等推动着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与模式的重大变革。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应对经营环境与模式的变化成为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深入分析金融脱媒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及风险管理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战略合作、资产业务、负责业务、中间业务以及风险管理七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我国当前经济的"新常态"即: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偏宽松、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其本身的资产负债管理、经营状况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将具体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增速换挡、利率市场化铺开、互联网金融崛起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商业银行资产增速整体稳中趋缓,净利润增幅有所下降。因此,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提高生息资产盈利能力,是经营转型的关键。在抓好生息资产管理的同时,加强非生息资产管理,合理确定规模,压缩不合理占用,挖掘非生息资产经营效益,是"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非生息资产的属性出发,结合相关成本管理理论,提出非生息资产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预计2013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仍将有所反弹,中间业务收入恢复性增长,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盈利增速可能降至个位数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2013年仍将面临多方面、较大的经营压力,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将有所反弹,中间业务收入恢复性增长,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盈利  相似文献   

9.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经济下行、利率收窄、风险攀升、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银行业经营形势严峻,压力与挑战并存。从外部看,经济增速仍未见底,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呈现息差降、风险升、资源紧、转型急、增长难的行业性趋势。从内部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反弹,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模式和结构固化。面对内外部困难和挑战,推进成本控制,提升效益,抓住转型机遇成为商业银行首要而艰巨的任  相似文献   

10.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陈颖教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如果将信贷规模增长置于中国连续多年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一大背景下,增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面对这么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商业银行为避免可能的信贷风险而惜贷、增加经营成本,也不符合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14,(11)
目前,中国经济已然步入"拐点阶段","前期政策消化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速换挡期"等一系列经济形势的评判似乎显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态势。2014年是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依赖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领域,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和盈利模式需要转变,可转变的动力从何而来?商业银行改革思路和路径选择众说纷纭,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又是什么?在改革新背景、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中,商业银行究竟路在何方?降本增效为银行业改革提供了一个转型发展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康珂  丁振辉 《海南金融》2015,(4):21-25,43
在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连续下滑,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对中国银行业最大的挑战是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环境,进而使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竞争格局、客户行为等发生新变化。面对新常态,商业银行要深化改革、主动转型,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之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投资管理》2011,(11):16-20
2010年,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规模、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绩效,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高,贷款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2012年经营展望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调整压力更加凸显第一,"十二五"结构转型战略进入实施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进入"深水区"。2011年以来,监管当局虽然继续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了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速高于东部地区贷款增速、涉农贷款余额高速增长的信贷投放结构。但是,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贷大、贷长、贷集  相似文献   

15.
张成 《银行家》2014,(6):46-49
正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与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银行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探索转型与发展的出路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调整业务布局、转变经营模式、优化运营流程,与此同时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与优化。组织架构是公司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的高度概括与最终体现,通过对组织架构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洞悉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方向。近期,四大国有  相似文献   

16.
郑晓源  风祥 《云南金融》2012,(9Z):70-71
基础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金融业繁荣昌盛,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为刺激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无限活力。然而,在各项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内部基础管理严重弱化,与业务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给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带来新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切实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郑晓源  风祥 《时代金融》2012,(26):70-71
基础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金融业繁荣昌盛,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为刺激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无限活力。然而,在各项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内部基础管理严重弱化,与业务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给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带来新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切实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增长动力趋缓,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长,预计利润同比增速下降至17%~20%的温和增长区间。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商业银行将面临息差逐步收窄、存款增长乏力、贷款审慎投放、资产质量压力和中间业务发展受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盈利增速将进一步显著减缓。特别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提速,对商业银行构成了现实、全面和深远的挑战。如何切实解放思想、实施改革创新,更好更快地推进战略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到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外币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外汇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我国商业银行外币贷款增长偏快,增加了外币流动性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外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对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陈颖教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 :如果将信贷规模增长置于中国连续多年高达 8%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一大背景下 ,增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面对这么好的宏观经济形势 ,商业银行为避免可能的信贷风险而惜贷、增加经营成本 ,也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