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洁 《魅力中国》2014,(24):95-95
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正面的形象,但是人性本身是矛盾的,人性在形成的过程中必然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张爱玲是在传统的正面男性形象中挖掘男性负面形象的第一人,对丰富男性的个性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部分男性形象的剖析,探究张爱玲的男性观,并试图结合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探究其男性观形成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传统小说理论、西方现代小说理论、当代小说理论三个方面探析了沈从文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开拓意义和价值: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大大推进了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一生喜爱小说创作,他的小说创作几乎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尽管他的作品与许多专业作家相比显得少一些,但却不能影响他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卡夫卡被后世作为一个“现代派’作家的鼻祖所提及、称道,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文学创作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他把文学创作当成自己一生中对于人类生存现状的不满与困惑的大胆表述和解释的手段。他终生的创作皆致力于此。当我们对20世纪初的作家们、艺术家们以及促使他们生长的环境稍加了解后,不难理解为什么卡夫卡对于生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岚 《魅力中国》2010,(6):259-259
鲁迅、郁达夫都曾留学日本并受外国文化的熏染,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精神营养。他们都在小说中探讨人性的自由发展、扣问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都深刻揭示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和觉醒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宣扬个性解放、谋求民族独立;他们都在小说叙事结构和审美取向上作了具有明显的现代色彩的探索。鉴于他们在现代小说史上这种双峰并峙而又殊途同归的路径,本文将对他们的小说创作所呈现的审荑取向与艺术风格作一比照研究,以管窥中国民族小说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文脉基因。  相似文献   

5.
作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中坚作家,白先勇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且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相融合,为台湾当代文坛贡献出了多篇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他的小说写尽了人事沧桑的变换.特殊的出身与经历为他提供了独特的人生体验,而对于人生中那段最美好的青春年少时光,他有着深深的眷顾之情,因此作品中不时回荡着青春的音响.  相似文献   

6.
周国飞 《魅力中国》2010,(11):106-106
作家莫言试着运用西方独特的叙述视角、叙述空间构造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另辟新径,但也存在着审美层次的极端化、偏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后现代派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已经不再是作家个人想象和虚构的结合。而是事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这种事实与虚构在小说中交相辉映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现象的高度关注。汤婷婷的《女勇士》和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虽然分别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之下的文学作品,但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特色却十分相似,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洋  宋艺雯 《魅力中国》2013,(28):101-10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的论述,探讨了其对现代油画创作的深刻影响,以更好的推动现代油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李洋 《魅力中国》2013,(26):90-90
荷兰风格派运动(DeStijl),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风格派艺术家们的艺术理念使现代室内艺术设计创作受到启发.并且促进了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体锐 《理论观察》2014,(5):103-104
现代历史小说家李劼人创作的"大河小说"系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近现代转折期的历史现实,其创作价值表现在,用实录笔法成功地展现了时代转折期的丰富、曲折的历史画卷;文本叙说中蕴含了独特的地方风俗兼具有风俗史意义;创作手法善于从民间与国家的双向关系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细腻而又不失本真,实现的历史小说创作手法创新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杨坪 《魅力中国》2011,(12):174-174
本文以张爱玲笔下的都市小说为观照对象,通过对女性婚姻状态的展现和男性形象的消解两个方面来考察其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并分析张爱玲的这种都市女性书写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明贤 《魅力中国》2014,(19):147-1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坛出现了一种小说创作潮流——家族小说,以“格格作家”叶广芩的创作为代表。1999年。叶广芩推出了代表性的长篇家族小说《采桑子》。《采桑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对她的家族做出评价,传达出其对传统家族文化的一种复杂情结——哀惋,即局外人的否定与批判和局中人的认同与依恋两种情愫相互交织,同时表现了叶广芩的一种文化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3.
坏人斯丹恩勋爵和好人杜宾军官是《名利场》中的两位男性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思想揭露了这部小说的主题,贵族和绅士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名利场》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可薪 《中国经贸》2010,(12):236-236
曹禺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重要开创者,其话剧创作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学者们对其创作艺术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然而关于其作品中丰富意象的探求则比较少。此篇文章即对曹禺作品中丰富独特的意象进行了分析,解析其作品中意象的内涵,意象设置的独特性以及其体现出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15.
新感觉派小说之新,在于其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产生和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却深受《春秋》笔法“惩恶劝善”功能的影响。首先,中国古典戏曲小说高扬其社会功能以褒贬劝惩为参照;其次,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常常以简单的道德规范,即忠、义、仁、孝来区分人物,善恶邪正,泾渭分明;再次,古典戏曲的“上场诗”、“下场诗”,古典小说结尾的理性评述和开头的序论警示,突出加强了古典戏曲小说的社会教化效果;最后,“忠义”、“孝友”伦理规范的宣扬,大大削弱了戏曲小说作品的批判力量,也表现出《春秋》笔法对戏曲小说创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66-266
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城堡》写于1922年1月到9月,是他的小说中篇幅最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它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小说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8.
论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男性文本女性意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菊芳 《黑河学刊》2009,(4):142-144
纵观多年以来关于女性文学及关键词“女性意识”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立足于对女性文本的探讨,其实男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是一道不能错过的风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位。因此运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中国男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9.
杨超  张萍 《理论观察》2012,(1):167-168
微型小说短小精悍,在其创作中空白技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空白艺术在微型小说中的审美意义及其如何运用的阐释,力图找到空白艺术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小说是仁义之书、性情文字,读后让人眼酸心热、豪气顿生。金庸小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中国的道德文化)进行了苦心孤诣的传承、弘扬,不是一元,而是多元、广泛的宣扬;另一方面,金庸小说又超越了武侠小说这一领域其蕴含的人文关怀,熔铸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寻找一条具有中国民族气派、民族作风的小说之路或文学之路,具有启发意义;更重要的是,金庸小说将中国的道德文化与“人的文学”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写“人的文学”的问题。可以说,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是远远大于其文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