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碰到朋友前来问我,老詹,您给说说,这楼市到底是咋回事?房价啥时能降下来呀?如此问题,很难回答。我只能就事论事,说点粗浅看法。比如,前些日子,“国五条”颁布,楼市引起不小震动,此时你来问我,房价到底会涨还是会落?我便可以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德斌 《经济改革》2013,(Z1):94-94
国务院日前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还提出了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扩大房产税试点等内容。"国五条"看似来势汹汹,在近期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楼市调控"国五条"为例,澄清了楼市调控中围绕中央-地方政府、政府-开发商等利益主体的流行谬误,探索"新城镇化"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文章认为,房价高企、调控落空,责不全在地方政府,甚至与开发商关系不大,中央政府的土地计划供给、政策出台频繁仓促难辞其咎,而媒体推波助澜,加剧了市场波动。房地产调控下三四线城市将比一二线城市面临更大的财政危机,房荒和"鬼城"将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4.
2013年春,中央房地产"国五条"及其细则落地,其中20%个人所得税能否转嫁及其转嫁程度成为焦点话题。在房价平稳预期下二手房供给价格弹性不断走低,而需求价格弹性却不断上升,因此售房者将个税转嫁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但在房价上涨预期下,售房者却可能将个税大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买房人,这与目前大城市二手房交易中卖方轻易转嫁税负给买方的事实相一致。因此,只有扭转房价上涨预期,20%个人所得税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打击投机性需求和平抑房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国六条具体细则的出台,曾经给人们以极大鼓舞浪。各路风云人物浪头博弈……"国六条"将成为本年度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宏观调控措施规划了总纲。房地产调控为什么这样难,到底难在哪里?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绝大部分城市,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人,都在静观其变。鉴于本轮调控的重点是调整住房结构、稳定房价、规范市场秩序、实现住房公平,其中部分措施对今后的住宅产品形态、价格走向等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没有人会怀疑。但是,开发企业、购房人该何去何从?政府下一步将如何动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邀请了业界人士以及规划部门有关人士,试图解读以上命题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与年初各地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相去甚远。2013年年初出台的"国五条"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这意味着,如果地方政府完不成年初确定的房价控制目标,将面临问责。然而种种迹象显示,"房价问责"似乎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7.
7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0爪,比6月增加了25爪,平均价格指数在6月由负转正之后再次上涨,眼下,随着楼市传统上的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房价会否进一步反弹? 业界普遍认为,连续降息等降低购房成本的政策推动了刚需及部分改善型需求的释放,7月以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楼市回暖使得部分开发商开始减少优惠或调高价格,导致房价出现小幅回升.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重点城市高端楼市需求放量导致楼市均价出现结构性的上涨,从而带动了全国房价继续坚挺并且保持微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先后在2009年底、2010年初出台了“国四条”、“国十一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限制投资投机购房,支持自住需求,以期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2010年,在国务院两轮楼市调控的重压下,楼市仍然坚挺,一些城市“地王”以及“日光盘”频频出观.住建部曾经公开坦承,“2010房地产调控失败”.但是中央政府对房价调控和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仍然持有坚定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政策经历了四次升级: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2010年4月的“国十条”;2010年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2013年2月20日出台的“国五条”是第五次调控升级。
  房地产税改革的话题,近两年始终热度不减。有人说,开征房地产税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人认为征税可以打压房价;一些人担心房子越多交税越多。乐也好愁也罢,搞清楚改革的大方向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董藩 《新经济》2006,(8):60-61
国六条具体细则的出台,曾经给人们以极大鼓舞浪。各路风云人物浪头博弈……“国六条”将成为本年度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宏观调控措施规划了总纲。房地产调控为什么这样难,到底难在哪里?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绝大部分城市,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人,都在静观其变。鉴于本轮调控的重点是调整住房结构、稳定房价、规范市场秩序、实现住房公平,其中部分措施对今后的住宅产品形态、价格走向等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没有人会怀疑。但是,开发企业、购房人该何去何从?政府下一步将如何动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邀请了业界人士以及规划部门有关人士,试图解读以上命题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闻微评     
事件:深圳前8月房价竟已涨超GDP增速。3月底,深圳版"国五条"调控细则出台,规定深圳房价目标为全市商品房房价涨幅应低于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2012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计算,即今年深圳房价涨幅,不得高于8.6%。但规划国土委公布数据显示,8月  相似文献   

12.
李慧 《商周刊》2013,(14):70-73
也许,不必过多探问专家言论,搜集楼盘信息,只要从你身边大多数人对楼市的反应,就会感知当下的楼市凉暖,房价高低。 有人戏谑,以前人们见了面问的是"吃了没有"?现在呢,见面寒暄不再问吃,而是改问"你买(卖)房了没有"?过去民以食为天,现在民以房为先。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商周刊》2015,(Z1):12
"以前我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穹顶之下》,它说的是一个小镇被突然从天外飞来的穹顶扣在底下,与世隔绝,不能出来。但有一天我发现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里,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面用手拍着玻璃,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有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在楼市响起一片"涨"声之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国五条"以对楼市进行调控。为了进一步完善房产税的相关制度,正确引导消费者对住房的消费,合理地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有效地配置房地产资源,会议再次重申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针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将逐步扩大范围的相关事宜,笔者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2014,(6):39-42
正近日,"楼市春天派"的领军人物任志强说:"中国楼市无泡沫,房价下降绝对不会持续下去。"一般认为,楼市春天派以任志强、陈宝存、董藩、朱大鸣4个楼市唱多者为代表,被称为"楼市春天派"。其核心人物、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曾发表一篇名为《"刻舟"岂能"求剑"》的博文,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出台的所有房价调控政策,目标从来都是打击投资、抑制消费、增加税费,却没有任何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各方对上海楼市走势预测中,尽管权威部门作出过上海房地产全年增幅12%的预测,但仍有上海2004年房价下调与盘整的猜测。中房上海指数显示,上海房价2004年一季度涨幅创18个月来的新低。与此同时,上海的房价首次超过北京,以每平方米5118元的均价成为“全国第一”。就此敏感时期,北京传来消息称,一向以“贵”著称的北京房价在经历了三年走高,一年盘整之后,终于拉开了降价的序幕。京城的开发商,从春节前“羞羞答答”的利用送物业管理费、送按揭贷款利息、送精装修和家电等手段变相降价,变成了“明目张胆”的举起了降价的大旗。其中,像鹏润家园、国美家园等项目,降价幅度达每平方米1000至2000元,京城楼市里价格大战的硝烟味逐渐浓了起来。北京房价下降,引起了人们对上海楼市关注,北京楼市的降价风波,是否会影响到上海楼市的价格走向呢?北京房价下降,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对上海楼市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不会对上海楼市特别是上海房价产生实质性影响。毕竟,两地不同的市场环境,住房要求和比价效应使两地在不同的内外因驱使之下形成不同的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17.
近一段时期,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上房价大幅下跌、开发商跑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房地产业可能发生大范围的倒闭、房地产业崩盘等言论甚嚣尘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四伏,房地产的悲观情绪似乎正在迅速恶化。我国的房地产业真的会出现崩盘吗?中国的楼市真的走到拐点了吗?房地产业的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是符合价值规律,是上涨趋势中必然结果,是前进中的曲折,是暂时的经济现象,从长远来看,我国房地产业楼市的价格必将呈现出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于洋 《商周刊》2013,(8):61-63
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让2013年中国房地产产场的的景再一次扑朔迷离,楼市会不会降温?房价会不会回落?一方而是限购、信贷收紧、征收20%交易税、房产税试点等政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加大、股市低迷的现实经济环境,在允斥着各种各样变数的房地产市场,是买还足观望。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3,(14):74-74
新国五条、20%个税、离婚潮、限价令、房产税、过户潮、限价令、钱荒等词汇的高频出现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2013年的房产市场充满多变色彩。 国五条细则 2013年3月25日,广东省首先推出"国五条"地方细则,明确对广州、深圳实施限购、限价的"双限"政策。新的国五条实施细则,普遍感觉明显是针对当前房价上涨预期增强而采取的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维安 《资本市场》2009,(1):108-110
继"三鹿事件"后,众多企业均因同样问题深陷"三聚氰胺"漩涡,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连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产品这一最基本的责任都无法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