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在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理念和国内的经济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体系化的编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某些方面客观上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之一会计准则的同时,重点研究和阐述了四方面内容。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盈余管理的内涵;其次,在论述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的特征与区别进行了分析和辨析;第三.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机会分析;最后,本文通过对一系列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案例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以此为导向,能够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认识,提高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使用的警惕程度,以便有利于其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股票上市后市场表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101只股票作为样本,计算上市公司上市后的超常回报率并依据它分组,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发现,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发行当年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股票上市后的短期市场表现显著相关;②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在发行当年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股票上市后中、长期市场表现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追寻它背后的动机,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行为,探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十分复杂,以往的献普遍地将盈余管理视为机会主义行为,近期的研究发现了盈余管理的其他一些动机,比较典型的有降低的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即使不存在委托一代理问题,仍然可能存在基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这意味着,这些非机会主义动机会加剧上高龄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高管变更会导致怎样的盈余管理发生。研究结果显示:在CEO变更当年,企业倾向于采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在CEO变更后的一至二年内,企业倾向于运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这源于新上任的CEO急于通过盈余管理调节来增加企业的会计盈余,从而粉饰自己上任后的经营业绩并向高层领导者展示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稳定性和独立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与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通过联立方程控制内生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大机构投资者和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但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负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正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大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的含义,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着重提出了抑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包括完善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优化股权结构以及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盈余管理检验模型、盈余管理检验方法和盈余管理诱因三个方面对韩国季节性股票发行公司盈余管理检验进行了说明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衡量盈余管理弹性的新方法。同时检验了它对公司财务披露决策的影响。以往许多文献都假设盈余管理是无偿的,于是管理者能无限度的进行利润操纵。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GAAP(会计准则)、审计师和证监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果管理者依然超出可控应计部分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代价将是沉重的。所以本文认为,前期操纵性应计部分和它们的回复比率会共同决定当期的盈余管理弹性。基于这些分析。笔者构建了反映盈余管理弹性的经营周期弹性,并且从实证的角度加以验证该变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经营周期弹性和Barton & Simko(2002)的弹性指标都能有效地反映盈余管理弹性。因此都支持了具有较低弹性的公司难以实现盈余预测目标的说法;而Kasznik(1999)的弹性指标则存在失效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得出的结果表明: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低、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公允价值计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这对丰富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和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非经常性损益出台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可能受到抑制.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使得补贴对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仍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补贴为上市公司的扭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公司通过补贴达到了防止被*S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可能受到抑制。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使得补贴对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仍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补贴为上市公司的扭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公司通过补贴达到了防止被*ST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股市投资就收到一份“利好大红包”。2006年1月4日,商务部、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一项股市新政正式登场。这份名为《外国投资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渤(以下简称协法》)的件,宣布自1月31日起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购买A股,这是国家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QFII)实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吸引境外长期资本的入市,并有利于激活和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中国股市的大门由此对外资正式开启。而在“。定程度上,这也预示着借助外力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17.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以获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和调整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等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的干预,达到经营者自身效用和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的确认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并未提供客观的标准,于是产生了上市公司利用两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以金融资产的划分差异为基础,分析影响金融资产盈余管理的原因,并给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除了会计造假便是盈余管理造成的。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是国内外会计学家、经济学家等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它是一种合法行为,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地进行。从根本上看盈余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机构的审计监督功能,培育理性投资者;治理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证券非公开发行是与公开发行相对应的概念,同为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却满足了发行人不同的筹资需求。2007年发布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对证券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笔者通过分析我国有关证券非公开发行的现有法律规定,尝试性地对证券非公开发行对象约束机制、信息披露约束机制、定价约束机制和转售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