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正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兴起的电子政务、网络问政、网络民意表达和网络舆情监督,更是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泛而真实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而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王栋 《改革与开放》2013,(15):68-69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微博、论坛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高校网络舆情日渐凸显的影响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舆情领袖"和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微博、论坛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高校网络舆情日渐凸显的影响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舆情领袖”和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灵敏 《乡镇经济》2014,(4):97-10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文化形态,即网络政治文化。网民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高、网络法律与道德体系不健全、网络中各种政治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等原因影响着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政治文化的方向、全面提高网民的政治素养使其自觉规范网络言行、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网络政治文化良好氛围等,从而构建先进的网络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浅谈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应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新方法、新路径——努力打造出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把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加强网络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舆情的挑战,需要构建基于网络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面到来的信息时代诞生了大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网络舆论的方向常常受到“意见领袖”们的左右.为了确保网络舆论的绿色健康发展,必须要积极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引导、舆情监督、网络文明教育以及网络思想动态预测的功能,从而确保网络舆情能够实现健康、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冬梅 《理论观察》2012,(5):196-197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对高校中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舆情是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但是网络舆情中也存在很多消极、负面以及失真的内容,并且传播范围广而快速,这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则尝试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基本特点、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引导对策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沟通交流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对其依赖性不断提升,这也使得高校的舆情状态发生了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更为多元化,迫切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如此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系列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妍 《理论观察》2011,(1):3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社会开始破壳成长,并在传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宽容的领域。公民意识的觉醒,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热”已悄然兴起。公民通过网络讨论公共政治问题,表达政治利益诉求,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者的良性互动,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明媚 《黑河学刊》2014,(11):115-116
网络舆情的形成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使得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教育者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主动发挥网络舆情的优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积极帮助大学生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同时不断提升教育内容的时代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元元 《魅力中国》2013,(31):303-3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以互联网为载体对社会的各种事件进行评判,有效地将不利于社会公共秩序稳定的因素揭示出。对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虽然网络舆论对推动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基于网路舆情具有突发性、直接性、偏差性的特点。给政府对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带来了诸多麻烦。存在问题较多。为了能够发挥出网路舆情的正能量,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消除负面影响。提出监控疏导网络舆情的策略,对提高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元博 《魅力中国》2014,(20):309-30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要手段,网络政治参与有其的独特功能,目前中国的网络参与和政治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并从制度机制、社会文化二个角度总结出了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伟国  谭建 《黑河学刊》2013,(4):109-110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交流、知识获取、课外休闲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性、虚拟性、及时性特点,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演变极大地受到网络传播内容的影响,使网络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阵地。反观新疆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以突出校园网络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为原则;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关照民族心理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为基础;以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素质全面的网络工作队伍为保障是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核心内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交流开辟了新途径,拓宽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渠道.网络政治参与使其在民主、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对于我国未来的网络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为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便捷性和相对平等性等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社会舆论,能够相对迅速、准确地反映社会民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部分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网络舆情可能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削弱政府权威,冲击政府公信力,最终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客观辩证地去看待网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稳定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高校网络舆情安全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网络舆情事件事发突然,诱发因素和种类复杂多样,对高校以及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舆论影响。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置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5G网络在使信息得到更快捷、更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极大挑战。文章采用知识图谱回顾了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网络舆情主体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因果关系图,探究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加强思政教育、提升信息公开度和响应速度可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云云  柯赟 《魅力中国》2013,(11):54-5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强烈的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本文对“苏泊尔”和“万科”案例事件分别从政府、媒体、网民三方面分析了网络奥情发展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以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更好地应对舆情。  相似文献   

20.
一、舆情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所谓的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的定语省略,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包括了民众对国家政治、社会政治、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因此,舆情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对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