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渐渐趋于完善。但是由于事业单位雇佣体制的不完善,工伤赔偿具体处理方法的不明确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之间存在许多不和谐,致使许多事业单位在处理工伤赔偿事件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事业单位工伤赔偿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事业单位工伤赔偿的具体处理方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必然渠道。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从民事侵权制度中发展而来,兼具民事侵权的特征。如何协调两种法律制度的关系,既最大程度保护受伤害劳动者,又能平衡企业即雇主的利益,是我国司法和立法界应当重视的内容。明确这两个法律制度在解决工伤事故中的关系,将工伤保险制度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解决工伤事故至关重要。笔者试图在对工伤损害的补偿与赔偿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地基础上,对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劳动者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享受工伤待遇问题引起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处理这类案件时,现行法律、法规已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实践中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工伤的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等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议。本文试就关于工伤争议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黎建飞 《发展》2011,(6):47-49
据统计,全世界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每1秒钟内至少有4人在工作中受伤。劳动者痛失生命和健康的严酷现实引发人们对工伤赔偿的特别关注。工伤赔偿是对负工伤的劳动者进行事后赔偿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徐文成 《发展》2011,(4):66-66
一、我国工伤维权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不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依据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繁琐,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的合法维权。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协调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是当前司法实践和未来立法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司法实践层面上,应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坚持工伤保险赔偿优先适用和民事赔偿补充适用的原则,但是民事赔偿应扣除已获得保险给付部分;在未来立法层面上,应依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将工伤事故具体分为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伤应采取不同的赔偿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工伤救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谢佩华 《魅力中国》2011,(17):148-1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劳动保障法律,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郑峥 《中国经贸》2011,(4):40-40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本文分别就实践中工伤认定争议的几种不同情形,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应采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劳动仲裁等不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曦 《特区经济》2010,(6):301-302
目前,我国工伤预防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缺失,管理部门职能的交叉,费率设置的不合理。在分析、借鉴德国工伤预防机制的基础上,我国首先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工伤预防功能的实现;其次要理顺关系,构建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最后需科学设定费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死亡赔偿是我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法律制度,由于现行死亡赔偿制度产生于非市场经济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死亡赔偿案件,出现了许多诸如法律规定不统一、具体案件赔偿数额反差太大、缺乏精神损害和间接赔偿、有些赔偿条件和项目不适合现实的要求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当重新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死亡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工伤赔偿案件日趋上升,但在诉讼中,因当事人不懂工伤赔偿的有关法律、法规而导致败诉、撤诉、不予受理等案件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劳动者只有掌握并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才能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工伤范围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工作的;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新西部(上)》2010,(2):91-91,8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劳动雇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所以,完善我国劳动雇佣关系的法律制度十分重要,其原则是: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性质的用工主体、劳动者采取不同的办法;在稳定就业的同时要保证企业的生存;要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取所值;全面协调发展劳动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森 《上海改革》1996,(11):29-31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是当今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劳动关系。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之能够在我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尽快制定保障民工权益的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伤赔偿等权益受损害的问题,多年来都比较普遍和严重。近年,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着力抓了追讨拖欠工资,取得了成效,但对其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当前许多地方是在中央提出政策要求和农民工多方诉求的压力下,多是以临时应急的行政手段进行集中专项治理。如何从法律上保障民工劳动权益的问题应  相似文献   

15.
黎建飞 《发展》2008,(1):9-11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从1994年《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在劳动法律关系领域从立法到实施已经有13年了。在这十多年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法制建设进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构成《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背景,导致这部法律的出台并形成了它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执法制度、工会独立性保障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近期陆续实施。深圳市首次在全国立法保障建筑工人工资按时发放。对于新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劳动和谐关系的地方法律法规,它建立了劳动者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劳动争议三级调解网络工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建立了建筑行业工资保证金制度。首次从立法的角度保护建筑工人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按要求,建筑单位应当在申请施工许可证时,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08,(5):39-41
今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为适应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现状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的制订实施,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吴瑕  房子恒 《魅力中国》2011,(17):329-329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的一部法律,也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劳动合同法》在有利于建立稳定性、流动性的劳动关系的同时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劳动合同法》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传管 《魅力中国》2010,(11):144-145
工伤医疗费主要用于工伤职工因工受到伤害后的治疗和康复,使工伤职工尽快恢复劳动能力。目前这种实报实销的工伤保险制度,加大了工伤保险医疗费管理的难度,突出表现是医疗费用超常增长,有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占同期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40-70%。对此若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最终很可能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从而影响工伤职工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