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 《亚太经济》1985,(4):67-69
南朝鲜财阀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1982年居前30位财阀的销售额占南朝鲜国民生产总值的76%,其中居前10位财阀的销售额就占57%,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朝鲜财阀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按照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可分为三个集团:第一个集团是战前形成的所谓民族财阀。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投降以后,美国策划了对它的单独占领。出于美国利益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势力的要求,在占领初期曾实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基本政策。解散财阀即其重要环节之一。舆论一般认为,解散财阀进行得极不彻底,是“虎头蛇尾”。这一评价活画出美国在实施解散财阀过程中的形象。那么人们会问:美国对日本财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解散财阀与美国的对日政策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以下拟对此作一简要地论述和回答。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企业集团治理:以韩国财阀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最大 3 0家财阀都是家族控股的 ,由于控股权的过度集中带来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1997-1998年韩国爆发的危机 ,在相当大程度上归咎于这些具有家族性财阀的欠缺性公司治理。本文从制度与文化上分析了韩国政府治理家族性财阀的过程 ,并对之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4.
论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震 《亚太经济》2004,(2):23-26
韩国财阀对战后韩国经济增长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财阀的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庞大的垄断性的企业集团,几乎完全控制了韩国的经济。韩国财阀势力的过度膨胀,对韩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消解韩国财阀主导型的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健康的、符合韩国国情的政企关系,是韩国社会必须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术界对南朝鲜经济的研究,过去着重于揭露其官僚与垄断资本的勾结,从而得出“腐朽没落”的结论。但近年里看好其经济高速增长形势,发现很难对南朝鲜财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又出现避免对南朝鲜财阀作正面学术研究的倾向。我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了解南朝鲜财阀,都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南朝鲜经济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在今天南朝鲜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时,我们更应该及时追踪南朝鲜主要财阀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南朝鲜企业经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地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李朝末期朝庭贵族、地主、资本家“三养”、“和信”等财阀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资本关系的核心是“家族性”,财产所有权绝大部分由财阀家族掌握,并且世袭。 1945年光复之后。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03,(9):43-44
从现代、大宇等韩国财阀的成长历程中,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些大企业与其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韩国财阀危机能给中国大企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快讯》2013,(29):16-16
今年将是韩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最低的一年。韩国国内的舆论把矛头对准了那些在经济中占据垄断地位的集团,要求加强对财阀的限制。这种家族制和政府作后盾的企业模式存在重大隐患,企业老板和政府官员间的紧密联系滋生着官僚主义和腐败,成为危机的根源。而且,财阀集团在韩国国内外的规模仍生不断扩大,韩国资产总额排名前20位的集团,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的日本,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家族几乎就是日本富豪的代名词。二战之后,老牌财阀没落,以松下、三洋、吉田等为代表的机电、汽车企业纷纷崛起,这些企业的老板开始占据日本富豪榜。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一家财经报章1月2日公布香港“十大财阀”(控制着上市公司的十大家族)排行榜。掌控“长和系”的李嘉诚蝉联香港首富,而专注于生产微型马达的汪穗中则首次跻身“十大财阀”排行榜。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占领军实行日本非军事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坚决清洗有影响的人物,解散提倡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的一切团体,并将积极充当军国主义性质的国家主义侵略政策的代表人物,以及抱有这样见解以保持地位的许多人物统统革除职务。在这一目的下,占领军强行解散了财阀,清洗了产业界的主要领导人物。据统计,其中被解散的包括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在内的十大财阀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20大华裔发迹因由在东南亚20大华裔财阀中,香港最多,占了7人,而且由香港的李嘉诚拔得头筹;其次是泰国5人、印尼及马来西亚各3人,再其后是新加坡与菲律宾各1人。从这20位华裔财阀的分布图来看,与他们的出身国家和地区密切相关,如越南和缅甸也是华裔...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的综合商社被认为是别具一格的经营组织。它所经营的商品范围极广,“从面条到火箭”无所不包。其中钢铁商品对综合商社来说特别重要(约占买卖总量20%)。由于各大商社经历不同,因而与钢铁工业的关系也就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旧财阀系类。战前处于垄断地位的财阀系商社三井矿产、三菱商事以财阀资本为背景,掌握了当时日本最大的制铁厂——八幡制铁的产品贩卖主导权。战后基本上承继了这份特权。(二)由专门批发钢铁转为综合商社类。岩并产业(1968年与日商合并改名日商  相似文献   

14.
叶檀 《上海经济》2014,(9):55-55
中民投的挂牌,证明中国式民间财阀的诞生。以往虽有德隆、复星等公司,但挂着中字号、公开产融结合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注册资金就达到500亿的,这是第一家。了解日本、韩国寡头模式的人,对此形式并不陌生。日本、韩国财阀互相持股,掌握实体与金融命脉,对本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论以经营者为主导的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吉林大学商学院薛有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制度变革,逐渐实现了从以财阀控制为主导的传统企业制度向以经营者控制为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制度模式,并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高...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03,(9):42-42
韩国财阀只代表了整个亚洲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的冰山一角。现在,亚洲各国开始不断借鉴并引进美欧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7.
财阀病     
《环球财经》2003,(9):39-40
近年来,韩国大企业集团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财阀的家族式领导结构、“船队式”的经营传统等并没有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的日本,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家族几乎就是日本富豪的代名词。二战之后,老牌财阀没落,以松下、三洋、吉田等为代表的机电、汽车企业纷纷崛起,这些企业的老板开始占据日本富豪榜。如今,日本传统制造业没落,通信、互联网、游戏企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开始成为日本富豪的新时代标杆。为富人做理财咨询的奥村真吾说:"日本的有钱人过去往往很低调,因为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03,(9):41-41
经过阶段性的改革,韩国不少老牌财阀集团重现生机,也涌现出一批企业新秀。  相似文献   

20.
赵伟 《现代日本经济》1993,(1):26-28,21
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美国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确定了竞争政策的基本原则。此后经过多次修改,日臻完善。二战之后,英、法等西欧国家亦纷纷效仿,先后制定了自己的竞争政策。日本和德国属战败国,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强烈要求或直接监督下,也通过了有关法律,确定了竞争政策的一般原则。然而长期以来,日本政府究竟是在怎样实施这种政策的?比起产业政策来,竞争政策的地位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点粗略探究。一、日本竞争政策的基本内容日本的竞争政策是从美国照搬来的,其背景是美军占领日本初期的“经济民主化”改革。经济民主化有三项主要内容。即农地改革、劳动民主化和解散财阀——禁止垄断,日本经济史家称其为“经济民主化的三根支柱”。其中,解散财阀——禁止垄断这根支柱与日本竞争政策的创立直接相关。在解散财阀的过程中,日本在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