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立志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44-47
文章通过修正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依据1998—2007近十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并导出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测算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主要经济发展要素对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并科学分析了这些要素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河南1985—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两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研究河南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5%,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河南经济取得了飞速增长,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但河南也为经济增长付出了代价,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与使用,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等问题的日益凸显都需要迫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使河南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河南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对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在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对河南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我特别分析了河南过去十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是郑州,洛阳、许昌、南阳。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2006—2014年河南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证明了河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GDP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同时分析了农业、工业用水与GDP关系,给出长期均衡关系,并根据河南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现代服务业愈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服务业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关口。文章研究表明,在服务业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连年提升的态势下,河南现代服务业仍面临内部结构优化和跨产业间融合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深入推动河南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入融合、与现代农业的深入融合、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吕军  李志强 《特区经济》2010,(6):166-167
近年来,河南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主要是依靠内需,特别是投资的快速增长来实现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同时,投资效率不高、农村消费严重不足。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建立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确保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全国建立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涛 《科技和产业》2014,14(8):101-104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正相关的假定入手,利用1978—2009年河南省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相关指标数据,在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动态分析方法,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可作为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浩 《乡镇经济》2008,24(6):102-105
由于城乡之闽发展绩效的差异,为经济增长而竞争的地方政府,存在着实施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制度激励,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这对农民收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使用河南省108个县(市)截面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研究表明,加大投资力度或增加社会总投资中农村投资所占的份额,都对增加河南县域农民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探讨广西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均衡性,对经济运行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基于索洛模型引入老龄人口因素推导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收集整理中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5—2019年的数据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储蓄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储蓄率跨过门槛值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2.
杨冬梅  冀相豹 《山东经济》2010,26(1):121-125
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设定是关键问题。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私营经济关系之间的变参数模型,应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了山东省私营经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私营经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私营经济对山东省经济的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本文研究发现利用变参数模型分析两者之间变动关系的效果要好于传统的固定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毕业生需求量、区域政策制度影响毕业生心理偏好、区域工资收入水平影响毕业生目标选择、区域环境影响毕业生职后发展预期.河南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可从增强河南区域就业吸引力、确定毕业生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拓宽毕业生职后发展空间、转变毕业生家庭择业观等方面加大力度引导毕业生流向河南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随机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的公共开支的增长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文章给出了随机优化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给出了一个随机增长模型,该模型把公共开支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理论上推导分析公共开支的平均增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接着选取我国31个省份1995-2012年间在科教文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方面的公共支出的平均值和方差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四种类型公共支出的增长和波动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往往重视资本、劳动、技术实体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忽视了虚拟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虚拟因子,得出虚拟因子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消费和投资对河南省经济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艳  杨燕 《科技和产业》2008,8(10):76-78
自从1998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投资和消费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应用投入产出表,对投资和消费对河南三大产业GDP的贡献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消费对河南三大产业GDP的贡献大于投资对于三大产业GDP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的金融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建设的高效发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逻辑论证方法对当前河南省金融与经济同比发展间的结构关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充分的促进作用,储蓄投资转化率与经济增长间无稳定关联,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推动作用。2)河南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是,金融资产与生产总值的比逊色全国水准,金融业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等低于全国水平,基本生产资料元素要素流失,阻碍地方经济稳步前进;金融市场不规范标准,地方金融机构不健全。3)金融业改革方法为,改善金融发展的硬件环境;扩从金融规模,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质量与效率;培育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与间接融资互为补充;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制度变迁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人力资本单部门模型和外部性模型对山东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人才资本平均水平;虽然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的,但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却远大于物质资本.因此,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对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霞  连严燕 《山东经济》2010,26(1):117-120
本文利用1980—2006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参数模型。结论显示我国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经济的增长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保险需求产生不同的拉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此模型和结论能够对制定我国保险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提供建设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