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会江 《魅力中国》2014,(18):296-296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却很少,这大大降低了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和证明力,不利于查明事实和真相。导致该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缺乏系统的证人保护制度。因此。应加强和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作证难和出庭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我国建立稳定、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刑事证人保护制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立法建议,以此抛砖引玉,以期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改变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状,促进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尚华 《特区经济》2011,(5):261-263
经济犯罪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经济基础,已成为我国重点打击对象。证据是一切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诉讼实务中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完善和落实证人保护制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打击经济犯罪。但我国相关立法较为滞后,因而如何完善经济犯罪案件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本文对证人保护的范围、保护措施和程序提出了立法建议,力求使证人免受侵害,确保证人积极指控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新刑诉法中有关证人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设立专门证人保护机构,规定证人保护的启动程序,扩大证人的保护范围,细化经济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新刑诉法中有关证人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设立专门证人保护机构,规定证人保护的启动程序,扩大证人的保护范围,细化经济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证人出庭的现状、原因及危害,提出完善证人出庭的建议:强化公民出庭作证的法律意识;建立强制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健全对证人及相关人员的保护及经济补偿措施,以构建我国完善的刑事证人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7.
冯宝剑 《魅力中国》2014,(18):292-292
证人出庭作证不仅是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它也关系到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其意义重大。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很多证人却不愿意出庭作证,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国家不能给证人提供一个足够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放心作证。由此看来,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难、出庭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证人作证制度。针对我国当前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应建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确立证人不作证的法律后果、健全证人人身保护机制,以及规定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权利、完善证据规则等,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难、出庭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证人作证制度.针对我国当前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应建立证人强制出庭制度、确立证人不作证的法律后果、健全证人人身保护机制,以及规定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权利、完善证据规则等,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0.
贺继财 《魅力中国》2014,(26):304-304
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饱受证人出庭难的诟病,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证人出庭作证的条款,但是审判实务中成效不大。为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经过对证人出庭作证现状及出庭难原因分析,我国应完善直接言词原则、明确证人不出庭作证的责任并完善证人保护和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丽 《魅力中国》2012,(29):90-91
在西方国家,根据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如果控方要求证人作证,而证人的证言有可能涉及自身有罪的内容,证人就可以拒绝陈述。尽管该原则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给控方收集证据、追溯犯罪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为此,各国确立了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它是现代证据规则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自然衍生。  相似文献   

12.
王崧年 《魅力中国》2014,(16):309-309
随着我国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成为了改革的核心与重点。在程序上,证人是否出庭关系到直接言词原则是否使用;在实体上.证人是否出庭关系到法院是否能够核实证据、查明案情从而得以正确裁判。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长期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不敢出庭”的现象。针对该现象,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做了完善。笔者在下文中简要分析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隐蔽作证制度,也称为匿名作证或者秘密作证等,指的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护特定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不暴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面貌特征甚至声音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隐蔽设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现场闭路电视,电脑多媒体等,使证人能够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质证,履行作证的义务. 一、我国推行隐蔽作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几次修订中,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许多修改、增加的地方都体现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变革,具体是: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制度;体现强制措施人性化的规定:保护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隐蔽作证制度.也称为匿名作证或者秘密作证等.指的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护特定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不暴露证人身份信息和面貌特征甚至声音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隐蔽设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现场闭路电视.电脑多媒体等.使证人能够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质证,履行作证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吴超群 《中国经贸》2009,(14):93-94
在现代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是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要求。在我国,证人证言也一直是民事诉讼中重要的证据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证人出庭率很低,本人认真分析了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现状的原因并借鉴外国立法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构建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汤晶萍 《魅力中国》2011,(12):101-101
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发端于反对被迫自证其罪特权,作为抵消沉默权的措施而建立,在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深远意义。一、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的蕴含的价值探析(一)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马宜生 《黑河学刊》2011,(12):80-81,83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司法价值,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纳。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既是我国司法实践的要求,也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本文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对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评析和探讨,并提出构建我国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齐良敏 《魅力中国》2014,(11):302-302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1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规定明确规定了部分近亲属的免证权,虽然规定仍存在很多局限性,但在填补免证权立法缺陷上无疑是一大进步。证人免证制度体现了法律温情的一面,可以避免司法实践中的一些法与情的尴尬,本文试从伦理视角入手,依托期待可能性和价值冲突理论解读证人免证制度。  相似文献   

20.
高昂 《魅力中国》2011,(8):126-126
近年来,在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日益受到学界的强烈关注,但如反思一下,强制证人出庭缺乏法理理论的理由与支持,缺乏刑事诉讼法相关技术与机制的保障,违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也不符合证人证言发生的内在机理。中国的司法现状与传统对强制证人作证来说也是很大的障碍。我国当下以及可预见的未来较长时期之内,在我国的诉讼语境中并不必然需要确立以强制性的制度手段来实现证人所承担的出庭作证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