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燕 《魅力中国》2014,(7):279-279
电视真人秀节日在探索中逐渐走向了成熟与完善,成为受众所熟知的一种节日形式。虽然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其篷勃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本文主要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相关概念、元素厦形态特征、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三个方面对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真人秀节目质量提升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曹金  王雪芃  CFP 《走向世界》2015,(10):90-91
真人秀,这种在当下正大红大紫的综艺类节目,疾如风一般,席卷了人们闲暇时间的眼球。无论哪个正在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总能引发收视狂潮并迅速成为那一时间段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若是没有跟上潮流,简直连聊天的谈资都没有。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并不晚,但对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尚未有准确规范的定义。要说广为熟知的开端,应属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这个在当时饱受争议的节目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选秀与追星的狂潮。争议不仅未能阻拦流行趋势的发展,反而让此类节目博得了更多关注。自此,真人秀作为一种能够带来广  相似文献   

3.
苏红 《魅力中国》2014,(22):278-278
近两年,音乐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的火爆掀起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狂欢”,“狂欢”的背后,笔者从美学的角度对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加以分析,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为例,详细探讨了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审美特征。论文将以艺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情感性”、“主体性”、“审美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英 《重庆与世界》2014,(12):16-19
2014年一开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硝烟四起.《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直面竞争.一直在娱乐方面广受诟病的央视,终于在2014年,凭借《中国好歌曲》的强势串红,扬眉吐气了一番.然而,作为国内第一档聚焦歌曲、聚焦创造者而非歌唱者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它好在哪里?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它,对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对音乐真人秀的节目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卞天歌 《魅力中国》2014,(12):284-284
《我们结婚了》真人秀火热影评。节目中介于真实与演绎之间的悬念,嘉宾身份的特殊选择,都突显出策划者的别出心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该节目的关键词分析,探讨此节目的成功之处所在。  相似文献   

6.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而堪称"真人秀"鼻祖<幸存者>节目的成功运营更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幸存者>节目的成功与困境,重点以文化产业的视角分析了CBS对<幸存者>节目的商业运作模式,并论及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文豪 《魅力中国》2014,(22):282-282
近些年来,以《爸爸去哪儿》,《running man》等一大批韩国真人秀红遍大江南北,在全球刮起了猛烈的韩流之风。相比韩国真人秀的来势汹汹,国内真人秀节目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类型化和复制化,因此如何找到自身的本质才是长久发展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8.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电视荧屏的宠儿.本文运用莱西的元素论,从人物、环境、象征物、叙事、风格等五个方面骀解读、割析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9.
陈攀 《魅力中国》2010,(23):9-9
娱乐节目的诞生给电视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在中国,本属舶来品的电视娱乐节目获得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畸形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娱乐节目任重而道远。本文从对娱乐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分析入手,其中包括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状考察,访谈类节目的分析阐述其原因,同时对创新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提出要求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发展》2015,(3):104-105
本文通过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探析受众在媒介渗透中产生的自我迷失的原因与自我重建的重要性,从而明确真人秀节目对受众自我的正确定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思婳 《理论观察》2009,(3):182-183
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媒体上兴起和蔓延,并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之一。在我国央视和地方台的某些电视节目,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星光大道》等都属于此类节目。比较受观众喜爱。但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物选择与叙事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武茜 《新西部(上)》2012,(12):109-109
东方卫视在2010年推出的《中国达人秀》是具有代表性的“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的主要创新元素是叙事者创新——平等的地位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叙事策略创新——灵活的设置带给受众的独特体验;叙事结构创新——精巧的安排吸引受众的持续关注,从而有效地激起了受众的共鸣,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清秋 《上海经济》2014,(2):22-24
马年大年初一,由同名真人秀节目延伸而来的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得一塌糊涂,票房超过了2.43亿,成为马年第一匹票房黑马。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和特点是:对大众心理需求号脉精准,切中社会热点问题,营销推广模式实现了融合盈利.  相似文献   

15.
近期,由湖南卫视打造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连续数周创下全国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第一,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与其他四位老爸的“娱乐专业户”身份有所不同,在娱乐圈打拼数年后,昔日的跳水冠军田亮,在节目中广受好评,人气爆升,似乎终于实现了由奥运冠军向“娱乐明星”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6.
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的娱乐节目,席卷了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荧屏。今年开始,各大卫视进入黄金时段(19:30—22:00)节目调整期,在2012年的节目规划中,娱乐节目被削弱,  相似文献   

17.
打开荧屏,时下,选秀节目“奇招”频出:“煽情比惨”、“导师作秀”、“下手孩子”…… 不同于这样的选秀节目,重庆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的《奇迹梦工厂》,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国内首档影视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大卫视唱歌类节目泛滥之时,重庆卫视可谓独辟蹊径,它为中国影视界选拔优秀人才,拒绝煽情、恶搞,重视选手现场秀表演功底,强调节目本身的艺术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8.
胡朗明 《发展》2013,(2):103-103
在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办好、办活特色节目,吸引大众关注,提高节目收视率,已成为当前必须思考的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更好地推动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沙雅 《魅力中国》2014,(7):286-286
自从2004年大型综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湖南卫上映并视热播之后,国内迅速掀起了选秀节目制播的高潮,如《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快乐男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等相继冲击观众的眼球。总的来讲,我国选秀节目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央视一套晚间10点半推出了一档时长达数十分钟的真人秀娱乐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此一节目,样式非常新颖,据说花钱从国外引进,主持人是央视名嘴崔永元。说来奇怪,当今中国电视界,但凡有点新意、颇受观众青睐的娱乐节目,诸如《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之类,大都是大价钱从国外"拷贝"而来,自己原创的节目,少之又少。难道我们的原创能力,真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