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提升农民素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以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治为保障,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冲突等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完善和有效落实关于农村的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基础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求,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目前越南建设新农村的进程正在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问题,如:教育的质量水平还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较差、落后的社会心理、小农户生产性的意识等等。笔者深入分析越南农村劳动素质的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如: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帮助农民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硬条件"以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农民身体素质堪忧、文化素质低下、科技素质亟待提高的状况,应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5.
农淑英 《改革与战略》2007,23(9):97-100
边境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事关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桂越边境地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应立足现实,依托地缘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型农民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致远 《发展》2007,(5):136-13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培育新型农民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新型农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培育新型农民的最基础工程就是进行职业教育.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在推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的形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朱珺 《老区建设》2008,(8):47-48
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图书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顺利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影响农村社区教育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混乱;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匮乏;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薄弱。针对这几点制约因素,文章指出了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途径,即:创新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方筹集教育经费;立足当地实际开展培训,强化农民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方海文 《浙江经济》2007,(18):58-59
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在2004年就提出实旌“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培训已成为省政府要突出抓好的十件实事之一。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范柏乃 《浙江经济》2006,(10):2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直接决定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十一五”时期,浙江要把农民的素质提升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和建立四支高素质的农民骨干队伍,即乡村干部队伍、农村科技队伍、自主创业队伍和农民企业家(农场主)队伍,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农地矛盾和纠纷;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和县乡行政改革,解决农村干群矛盾;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进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再造秀美山川工程监管力度,消除工作中存在的不实、不公等因素;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对此,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路径选择是: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加强农村的文化教育建设;加强农村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提高农民的民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卢毅 《黑河学刊》2011,(5):98-99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改善发展中国的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实现,而新农民的培育又离不开教育。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民科技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提高吉林省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举措施是:一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技术培训;二要抓好科技教育,培养农民实用技术;三要促进农科教结合,用好教学资源,使之三教统一;四要加大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力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和科技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关农民问题的论述,以及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中国化,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要着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利益,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建设,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农民精神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着重谈如何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2008年底课题组以赣西地区的宜春市为试点,走访了宜春市农业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农开办、就业局等政府部门,深入部分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和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的现状,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民企业家整体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民素质是农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和能力.新型农民素质是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体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的农村问题和农村建设,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很多真知灼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城乡统筹;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服务。毛泽东的农村建设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对人格方面进行教化培育,使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而农村教育,方向直指农村地区,对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农村教育视角,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原因在于知识水平制约,转移就业困难;转移盲目性较大,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意识较弱,自身权益难以维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素质提升改进农村教育目标;普及职业教育思想改变农村教育观念;重视综合教育丰富农村教育内容;加快解决转移劳动力子女入学问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