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戏曲是戏剧艺术范畴的一种戏剧类别.它是生活矛盾在舞台上的艺术再现,这种再现不是简单、静止的再现,而是审美意识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物化态的运动的再现,是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内外一致,动静自如,虚实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永新 《魅力中国》2013,(10):88-88
舞蹈艺术是综合性艺术,因为其中除舞蹈本身之外还包括音乐、美术,甚至还包括文学、戏剧等,而我认为最基本的组成应该说是舞蹈和音乐。可以说,它们二者是一种生来的天然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阮敏 《魅力中国》2011,(15):222-223
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戏剧舞台上,中国的京剧与日本的歌舞伎这两种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既反映了亚洲文化共性的一面,又体现着各自文化的个性精髓。通过比较其风格特征。寻找艺术发展的规律,是研究戏剧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歌舞伎和国内戏剧一京剧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我国戏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轩逸 《魅力中国》2014,(1):101-101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义。他们以为‘综’’就是‘总起来’,‘合’就是‘合拢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各种艺术都有各个独立性,假如戏剧是文学、绘画、音乐综合起来的,那么它自己岂不是没有了独立性,所以我们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是指它用文学、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当着媒介,而另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正如线条、颜色、声音、节奏媒介了绘画与音乐。不过戏剧的谋介比较复杂罢了。”  相似文献   

6.
在戏剧教学中要注意强调重读、重评、重演,以突出戏剧自身的特点,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评的过程中去思考、探究;在演的过程中去再现,全面提高学生对戏剧文学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一种运用影视手段记录生活的影像艺术,是一种结合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再现艺术.真实是纪录片与故事片区别的根本,而故事化则是增添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在从原则上保证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的运用充满戏剧冲突;适当的主观参与;把握节奏等叙事手法,是增加纪录片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田金鹏 《魅力中国》2013,(19):124-124
戏剧,我国传统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豫剧是这朵奇葩的花蕊。大锣作为豫剧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其伴奏艺术和演奏技巧非常重要。我是一名大锣演奏员,自戏校开始就学习和从事大锣演奏,近十几年的伴奏经历,打过传统文武戏、新编创作戏,现将我的经验和心得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戏剧作用观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传统的戏剧的回答是:感情。自古希腊以来,戏剧历来强调的是以情感人。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的效果时曾说:“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快感,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特别能给的感觉快感”。而“这种快感是由悲剧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①。这一观点在两千多年戏剧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可是,从十八世纪未开始越来越多的戏剧家却再也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仅仅与观众发生感情的共鸣了,肖伯纳甚至下了这样的断言:“寓有议论的戏剧是现代戏剧,而仅有动人场面的戏剧则是过时的戏剧”②。一百多年来,西方戏剧家们在诉诸观众理智这一点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使得戏剧哲理化的倾向在世界戏剧变革的大潮流中保持着一个强劲的势头,同时创造了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于今天戏剧观念的讨论是有借签与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6):80-80
舞台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它是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文学艺术因素构成的。舞台美术又是由布景设计与制作、服装服饰、化妆造型、道具设计制作、灯光照明艺术等组成的统一体,并有机协调地融合一起、而形成给观众观赏,让观众想象,震撼观众心灵的戏剧舞台艺术。在戏剧舞台艺术中,道具却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它以顽强的生命力继承和发展着,道具常常以自身优美的造型,少而精的简洁运用.司空见惯的寻常品貌,然而又是非常典型的生活器具,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参与人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参加社会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任苹 《魅力中国》2013,(16):100-100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是他它的第一要素,“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而戏剧的情节能让观众看后信以为真,同时又是动人的,是以情感化了的真实。我根据多年来经验,来谈谈戏剧人物塑造方面我是怎样做到以真为美以情感人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曲是我国几千年文明所蕴生出来的产物,从它的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戏曲以它那独具魅力的演出形式一直深受观众们所喜爱。最能显示艺术家功力、最能显示戏曲光彩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戏曲特有的假定性在舞台上出神人化的运用。与话剧侧重写实和再现、极力掩盖艺术的假定性不同,戏曲毫不掩盖艺术的假定性,认为演戏是对生活艺术表现,不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3.
车希尧 《魅力中国》2013,(31):14-14
戏剧艺术是供人们欣赏的,它之所以能供人们欣赏就因为它美。孔子观看《韵》舞和《武》舞,认为它们都是美。这就是艺术的根本特征。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说:“在古希腊人来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可见无论在中国或国外,不美就不能称为艺术。尤其是现代戏剧在社会主义经济大舞台正能量的冲击下,戏剧艺术及其关系特征也越来越突显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阿英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五部历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情绪激昂、真挚而炽烈,人物形象真实而光彩照人,艺术手法独特而多变,戏剧效果奇佳:它们不仅是阿英戏剧创作成熟及其艺术才华的标志,而且是现代戏剧史上的杰作。它们与当时其它的许多著名剧作一起.构成了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15.
林增贺 《魅力中国》2013,(19):147-147
舞台美术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它的各类艺术语汇需要通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构成演出。多年来,许多舞台美术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舞台美术创作的各类关系作过艰辛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谢启国 《魅力中国》2014,(12):79-79
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她是民族文化的根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泉。戏剧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她源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在她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又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7.
宋金勇 《魅力中国》2010,(22):191-191
舞台灯光艺术是当今戏剧舞台照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体系,它具有多样化和艺术规律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让观众的情绪随灯光色彩的变幻万千而起伏感触,更能贴近剧情与角色情感。  相似文献   

18.
黄敬 《魅力中国》2014,(11):90-90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戏剧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在舞台上展现的是斑驳陆离的生活图景,刻画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爱情、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憧憬,再现的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是美的观赏。正因为此,从先秦的原始歌舞到宋、金时代戏剧形成,以及元杂剧的兴盛、明清传奇戏剧的脱颖而出,显示出浩浩荡荡的庞大气势。清代中叶,地方戏更是如雨后春笋、似烂漫山花遍布神州大地。经过近千年的不断发展、更新,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从始至今,还没有一种文学形式比戏剧更接近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感到欣慰和满足。  相似文献   

19.
魏天红 《魅力中国》2010,(21):82-82
对历史要辩证的研究,戏剧艺术对传统的一要遵循,二要创新,二者并举。没有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不创新的艺术,戏剧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志勇 《魅力中国》2013,(26):109-109
近来,戏剧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大戏剧体系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又各有不同的侧重,其中斯氏体系侧重的是真、布氏体系侧重的是善、梅氏体系侧重的是美。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譬如说,中国戏曲确实不是以文学内容而是以艺术形式取胜的,等等),对三大戏剧体系的比较研究很有启发,但也有不甚严密、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不想全面阐述三大戏剧体系的审美理想看法。而仅仅就“真”这一美学范畴,特别是布莱希特的真实观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