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效益。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陷入了资金不足的困境,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就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补偿的实现应当包括区内(纵向)补偿机制和区际(横向)补偿机制。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为区内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对于区际补偿制度则缺乏相应规定。区际森林生态补偿建立在生态利益的依存性和行政上的无隶属性的基础之上。其建立需要制定有关区际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相关组织机构及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谭昊  黄雷 《科技和产业》2024,24(2):136-140
基于2019-2021年北京市各区森林资源相关数据,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基础上采用离差平方法核算北京各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分摊系数。通过分析发现,首都核心区的三年平均森林生态效益分摊系数较高,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三年平均森林生态效益分摊系数的平均值高于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作为北京市森林生态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分摊系数区间为2.99%~4.27%。  相似文献   

4.
吕维宁 《发展》2009,(6):44-45
所谓生态效益的补偿,即面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等局面,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生产经营者所进行的经济补偿。由于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具有明显的外在性和公共产品的特征,要想把生态效益进行商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如何对森林征收生态税,以提高生态效益,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生态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这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守杰 《中国经贸》2013,(8):157-157
森林既可以向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可以向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以改善人类生存和生产条件。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向直接受益者收取补偿费用,以解决森林经营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两个理论假设 :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 ,森林生态效益 (使用价值 )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 ,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 ,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 ,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青海经济研究》2007,(6):60-6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高度关注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做了战略部署,各地也根据实际进行了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林业会计没有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本文认为,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核算,修正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已成为当今林业会计需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森林资源作为一项公共产业,既需要政府宏观层面的控制,也需要企业的微观核算,建立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产区生态补偿强调的是对粮食耕地生态功能的经济补偿,符合国际上通行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PES)作用机理,充分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经济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基于多种形式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解决粮食主产区的生态补偿问题,完善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寻求市场化的生态补偿,以期完成对粮食主产区生态补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一个体系完备的生态循环系统,其自身拥有较强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还具有十分明显的独立性。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维护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对株洲市城市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调查,针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来源狭窄及法律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分类补偿机制、构建"政府+市场"补偿机制;健全资金支撑机制、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等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自被提出以来日趋升温,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两者却联系紧密,具有相同的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基础,流域生态效益补偿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实现,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保障流域生态效益补偿的实施。文章试图从环境法的角度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提出具体的流域生态补偿立法思路,以便与学界共同探讨这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在大连现有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提出了建立一个符合大连特色的、政府调控的、市场调节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确立政府调控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保留传统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建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并确立环境资源损害行政补偿制度。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市场调节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利益补偿与生态文明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绪清 《特区经济》2010,(1):118-120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通常是经济与生态双重贫困的典型区域。大规模矿能资源开发下,由于利益协调机制缺乏不仅致区域利益严重流失;还承载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对欠发达区域矿能、淡水、森林、生态等资源补偿,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构建。  相似文献   

15.
解决森林资源正外部性问题对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可用于解决正外部性问题,因此将生态补偿机制引入森林康养产业。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实质上,其属于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森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和发展,从而探索森林康养产业生态补偿机制,拓宽森林生态补偿视域,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森林生态服务这个概念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由于森林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性质,所以对其进行补偿在森林生态建设中就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总结和对比,得出中国现有森林生态补偿模式和方法的不足,并针对性地借鉴了国外三方面成熟的经验,以求丰富和完善中国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17.
魏文翠 《发展》2015,(3):110-111
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思路应为:水土保持是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有效途径;试验区建设必须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生态效益优先的路子。制度建设上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政策机制;具体举措上,应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通过封山禁牧促使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利用引洮通水的有利条件,搞好义务植树,提高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对生态补偿的法律思考和研究有赖于对生态补偿法学含义的厘定。生态法学中的补偿含义,应当包括:一、法学上生态补偿发生的范围。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建设规划原则,生态补偿的领域包括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维护与建设两部分:二、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客体。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公益林保护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重点探讨影响公益林保护农户行为的路径和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其影响路径是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农户行为态度、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行为;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因素通过其对农户生态公益林保护意愿及行为的影响是偏弱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对农户行为所起的经济杠杆作用还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0.
秦娴 《魅力中国》2011,(5):370-370
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生态环境由于现有的使用而放弃未来价值进行补偿,用于修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坏,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