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聪慧 《魅力中国》2013,(17):190-190
今天研究儿童心灵教育不得不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他留给人类的古典名著《理想国》可以被视为心灵教育的经典。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主张,都是针对现实的弊病而设计的关于世界、人和国家的理想:人应当是怎样的,国家社会应是怎样的,教育应当是怎样的,等等。应当也就是“应有之义”.这也是“正义”的含义。他所描绘的理想国家是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民是正义的公民。他认为正义是最大的美德,美德是一种心灵的健康。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就是为了使其获得正义的心灵。即心灵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东北之窗》2010,(9):5-5
背景:4月13日,离世界阅读日还有10天。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门前,有近20名专家、教授将560多本书付之一炬。组织者声称,被焚的是盗版书、“伪书”或“误导书”。烧书旨在拒绝“心灵垃圾”。  相似文献   

3.
宋吉仁 《东北之窗》2013,(18):82-83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智大勇的民族,她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不仅充满了血与火。也留下了诗与画、书与画。中国书画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的学科而蔚为大观,也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人文理想,充满着东方式文人的悟性和睿智。书画艺术史来自精神的再创造,是心灵的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书与画互为表理,笔歌墨舞,通于咏吟。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生活中,书籍不仅仅是香茗和美食,它还灌溉着人们的心灵,帮助人们开创隽永的人生。正因为人们读书、爱书、惜书、藏书,所以才会打扮书、设计书。近20年来,国内书籍装帧设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书籍装帧不只是对书籍外形的打扮,还包括对书籍内在美的良好诠释,是对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全方位的设计。本文就此探讨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董东洋 《魅力中国》2013,(17):277-277
舞者表现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外在肢体动作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情感,是思维,是感觉,是想象力等内在心理的培养。而这些恰恰又是舞者表现力培养息息相关的内在因素。平心教授在〈舞蹈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舞蹈是身体的艺术;舞蹈是心灵的艺术;舞蹈是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确切地说,舞蹈是。灵驾驭身体、身体表现心灵的艺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舞蹈艺术的内在情感思维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针对此点来时师资培养、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尝试进行一定的改良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书语     
纷繁的大千世界,容易使我们的心灵蒙尘。一直以来,我喜欢读书去寻找生命里那种“丰富的安静”。这种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浮利虚名的诱惑;这种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沉浸在书香之中,我们的心灵可以获得休憩,在淡淡的书香中,我们那匆忙的脚步可以暂时停歇。缕缕墨香恰似醇醇清酒飘入鼻孔,而耳朵旱已跨越尘俗,心灵得到一次又一次洗礼。在书的世界里淌佯,犹如未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一样,吸吮着源源不断的营养,感到惬意且满足。读一本书,实则是用心灵去品悟生命的沧桑与关丽。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当日,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以“用知识抚慰灾区孩子心灵”为主题,在全校发起“捐赠本本好书,抚慰颗颗心灵——爱心献灾区”活动,得到1200名学生的积极响应。同学们竞相拿出自己喜爱的课外书,连同在扉页上写下的美好祝愿一起送给灾区的小伙伴。目前,该小学共收到小朋友捐出的“爱心书”1500余本,并以最快速度在“六一”前夕寄达灾区学校。  相似文献   

8.
春节放假,王总自费买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推荐给我们读。书的封面上有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似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精神的、非物质意识形态上的一些东西,是攻心的,画饼充饥的,难道圣人就是苦行僧吗?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领悟到了于丹老师的用心良苦,更领悟了《论语》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奈氏幸福     
约翰·奈斯比特出了新书《定见》,回满20多年,奈氏当年的《大趋势》全球共销售了900多万册,高居《纽约时报》排行榜达两年之久,和当时引进中国的《第三次浪潮》一起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人们的心灵, 不知有多少年青学子为书中描写的未来激动不已,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相似文献   

10.
潘红: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本科毕业。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全国骨干校长、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双优”教师、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参与编写《师德建设300问》、《新课程标准语文读本》、《语文实战》等书,主编《促进学生学力增长的研究》、《心灵花开》、《虹》等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2(10):104-105
出 版:广西师大 作 者:蒋勋 这是美学大师蒋勋首部生活美学力作。书中,蒋勋公开自己力行生活美学的体验与心得,让大家明了美感训练并不难,有质感、有品位的生活并不贵、并不远。希望忙乱步调下的现代人,可从本书中习得如何放慢生活步调、舒缓生活压力,从最平易的生活面来伸展感知的触角,寻得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平静。  相似文献   

12.
王永杰 《新财经》2002,(4):64-67
美国畅销作家汤马斯·摩尔在<呵护心灵>一书中提到,不景气的年代,"当人们无法用最贵的,他们依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而且比过去更用心地寻找,来创造自己心灵喘息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教育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已显得迫切而不可回避。真人图书馆是以真人的经历、经验、智慧、思想和体悟来感化人和激励人,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采用真人图书馆服务方式,开展阅读疗法活动,以人为书,在人与书的交流中实现心理干预,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情商,保健心灵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程建平 《上海改革》1995,(11):46-46
北荣苏洵著有《心术》一书,其中开宗明义——为将之道,当先知人;知人之道,当先知心,这一治兵之道与企业用人之道事珠理同,触类旁通,企业领导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心,有七情六欲的“人”,只有抓住工作对象的心理,做好“知人”的大文章,用情理去打开其心灵的窗口,他们的积极性才会象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  相似文献   

15.
彭显宏 《中国西部》2012,(21):122-125
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生长,它的过程是一颗心灵和另一颗心灵的感应。学生最大的需要就是他内心里头要有温度,要有能量,所以有温度的教育就是幸福的教育。心灵有温度的教师永远都不会倦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华夏儿女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书法艺术最高的境界是体现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即书家在审美与人生相互关系的觉解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书家把心灵作为一个宇宙,其心源是创作的精神生命的根源。书家在审美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心灵游履,即审美境界,它是书家用心灵构筑的境界。而现代书法名家江荣宇的创作中便体现着这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他以虚静的心胸来涵养静气,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进入一种无有苦虑、超越功利、空明澄澈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严岩 《沪港经济》2006,(7):19-20
今年3月底,一本名为<敞开心灵的大门>老板博客书轰轰烈烈地出版,它或许标志着中国博客史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因为这是第一本老板博客书稿,其作者是地产大亨潘石屹.  相似文献   

18.
向洪梅 《魅力中国》2011,(18):323-323
以公平赢得尊重,以关怀赢得信任,以心灵赢得心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书讯·管理     
《野蛮生长》一个变革的时代,一群过河的人,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一部民营企业和创业人生的心灵史、生死书。地产界思想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用鲜活麻辣的语言进行阐述。书中精辟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冯式风格:冯言冯语,有情有性,无忌无讳,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0.
马桂霞 《发展》2006,(5):79-7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讨厌个别差学生,但当和学生贴近后,有了心灵的沟通,情感也就随之改变了。名教育家斯普郎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是未找到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