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过度使用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模式导致了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面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杭州市也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谋定能源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欢  蒋逸民 《特区经济》2014,(10):62-64
能源对舟山群岛新区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舟山经济建设中,能源消费过度依赖原煤,形成了环保压力;能源结构中洁净能源比重过小;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包括建设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基地、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和利用海洋新能源等。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既定目标。但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导致CO2排放总量同步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油气资源自给度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局限,只能作为化石能源有限的补充,这种能源利用现状制约着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21世纪唱主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保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地球上化石能源过度开采与消耗,能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危机,使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研究和开发不同于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所谓新能源,亦称非化石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能源。它的显著特点是有利于生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石油危机"的发生和现代工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们对不可再生矿物能源贮量的有限性及其使用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空间环境,迫使人们在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及寻求可再生新能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能源产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迫切需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物质保障。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有限能源的不断开采,能源面临紧缺、匮乏甚至枯竭。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李健 《中国经贸》2012,(10):148-148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而资源的持续发展也成为了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今,全球的资源开发与使用的现状令人担忧,大量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能源面临枯竭等等问题都在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持续发展问题就成为了当前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目前,许多先进国家的能源专家都在分别研究和利用清洁能源。核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别选取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作为经济、能源和环境子系统指标,利用1995-2012年的数据构建了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7-2015年系统状况进行动态预测,并运用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到2015年,山东省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到碳排放均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而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应适当放缓GDP增速,并优化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强化实施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中国经济、中华民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真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从源头抓起核心要适度抑制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的过度消费进而适度地利用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有损环境和人的健康的产业无论利益多大都要严格控制;关键是加强法制,重塑道德;实现发展、治理同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遭遇到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能源供应长期紧张,但能源利用却相当粗放浪费,且高度依赖于煤炭,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恶化,不断逼近环境容量和民众忍耐的极限。中国能源领域的改革如果能够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性垄断,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再由市场形成价格,适时取消竞争性领域的价格管制,政府的外部性管制及时跟进,就能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也将为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过度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劳动生产率、就业市场和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把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相结合研究工业经济系统,提出基于合作效率评估模型的网络DEA方法,弥补了传统能源环境效率评价通常忽略的污染治理问题。测量2011—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能源环境效率及其子过程效率。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源环境效率受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子过程效率的影响;造成不同城市有效或无效的原因不同;总体来说,安徽省城市环境保护效率较高,但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江苏省城市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GDP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主导着中国经济,这种发展模式大多以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换取利润,造成了大量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环境总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导,中国已经成为生态发展严重恶化的国家,产生了巨额的生态赤字。中国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包括水资源、森林、大气等的污染和破坏。中国生态容量有限,如果以人均占有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不单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资源消耗量过大.更主要的是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资源过度利用以及无节制的掠取资源和环境污染。可以说中国现在是拿过度的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增长,但是又不能过分强调环境因素而完全否定经济。应当建立排污经济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过度教育的出现,不仅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劳动生产率、就业市场和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度教育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辉 《辽宁经济》2006,(12):56-57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的上升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有限能源逐渐减少和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的双重作用下,开发能源、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便显得尤为重要。铁岭作为全国重要能源产地,辽宁省能源生产基地,必须坚持把开发能源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密切相关.多年以来依靠过度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等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下,我国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度持续增长,能源供给不足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能源短缺危机与环境约束压力并存成为我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为了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使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利用EKC曲线研究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第一,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根据曲线判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N型,证实了吉林省人均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倒N型关系,并存在两个拐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第二,选取可能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等都对吉林省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吉林省要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改变工业品出口结构,实现吉林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