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套具体的理论提出始于1993年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桑克所著的《战略成本管理》。在此之前的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西蒙最早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指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可以说,桑克等人的研究是建立在西蒙和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战略成本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是成本管理信息在战略管理上的运用。其目的在于促进管理职能履行长期效应的提高.减少短期行为对长期利益的损害,保证企业运行正常的活力和秩序,并促进战略规划的实现。战略成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都是成形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们都体现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管理思想,归纳起来便是:战略安排、全面规划、以人为本和创新经营。 相似文献
2.
3.
<正>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的神速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国内及其他国家管理学家通过研究总结,认为日本的成功源于其在管理上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根植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特色的人事管理,主要表现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二是在生产技术开发中,重视模仿,追求质量上的完美与成本低廉。但是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的经济却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4.
基准管理的应用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难管理(Benchmark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美国,它是当时美国学习日本企业的运动中产生的一种管理方法。基准管理的原理就在于向他人学习,观摩他人的最佳实践,通过模仿加创新来超越他人,以实现追求卓越的目标。在管理领域,施乐公司堪称基准管理的鼻祖。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强中有近90%的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用了基准管理。我国企业基淮管理现状关于企业基准管理在我国的实践,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我国企业界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基准管理方式。“大跃进”时期的“赶英超美…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都有它特有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有的企业有意识地提炼、总结、培育、创新发展了自身的文化,而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发展。管理学界对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例如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工作中员工的情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美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日本企业取代时,引起了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研究,认为日本企业具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从而使企业文化在西方理论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6.
<正>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化工业时代的一种管理理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企业管理发展的历程,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即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重心相应地发生阶段性的转移,这不是人为的或偶然的。其大致的路径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企业内部的“生产”;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向企业外部的“市场”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又转移到企业内部的“理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管理的重心是“战略”。西方企业管理重心转移路径的规律性对我国企业成长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传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178-178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含义20世纪8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战略管理理论指出:企业战略的核心竞争是获取竞争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相对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9.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企业一旦拥有核心竞争能力,就会使企业形成长期优势,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战略理论家们就十分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的驱动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带来超额、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利润的独特能力。进入新世纪,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已是企业走向振兴、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实现管理创新,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有两种理论学说,一种是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种是知识管理理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本论从企业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具体涵义与内容,并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索的了企业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增强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管理理论--业务流程再造将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业务流程再造的机理和作用出发,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应用这一理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其深刻影响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今天,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技术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并不断突破人类的传统认识。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的速度加快,重大创新更多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中,有的企业长盛不衰,有的企业成功一时,有的企业一点成功机会也没有;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中,有的企业屡战屡胜,而有的企业不仅难以在新的领域中创造竞争优势,而且甚至丧失了原有领域的竞争优势,更有甚,多元化经营拖垮了企业。有学从企业所处行业、所有制结构、组织形式、规模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做过有益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256-257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公司核心能力”论文,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包含很多的内涵,从宏观上讲,一个企业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基因,同时,作为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要不断提出宏伟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核心竞争力管理要动静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管理学界新兴的一个理论,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是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学者,他们给出的定义也最具代表性,即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其实,我们可以把核心竞争力看成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的概念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名词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该定义实际上并没有十分清晰定义核心竞争力,而只是给出了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集中到企业的人力资源上。在新时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