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晖 《发展研究》2004,(9):51-53
自企业集团及其内部利润中心出现以来,如何正确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一直困扰着企业界和学术界。无疑,制定恰当的内部转移定价策略是企业集团经营机制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自身发展及战略运作有重大意义。从集团外部看,转移价格运用的结果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资源配置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甚至引导了投资者、债权人和一般公众的投资决策。从集团内部看,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是企业集团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工具。是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旅游转移价格(俗称协议价)是指在旅游集团总公司内部、在分公司之间进行中间产品转让时,中间产品的价格.正确制定这种价格,对于正确处理各分公司之间的经济利润,保证分公司与旅游集团总公司决策上的一致,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对共同实现旅游集团总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有重要意义.在有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在无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实践中,无外部市场条件下的转移价格采取双重定价方法,即除了用变动成本定价外,还要在各分公司之间合理分配利润的基础上来定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多国企业集团在垄断中间产品市场,同时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Cournot竞争对手状态下的最优转移定价策略。利用动态博弈的均衡求解方法,研究了差别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方式的最优内部转移价格。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内部转移价格根据两国税率与进口关税之间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任何条件下企业集团采用差别定价法总是优于统一定价法。  相似文献   

4.
警惕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转移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领域中,跨国公司是最活跃的因素。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的贸易活动分为企业外部贸易活动和企业内部贸易活动,即向企业集团外部顾客出售产品,以及向企业集团内部其他关联公司转让产品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活动。其中后一种活动就形成了企业内部交易,而企业内部交易通常采用转移定价的手法。 一、跨国公司采用转移定价策略的原因 转移定价,有学者称之为划拨价格、内部价格等,它不同于企业外部贸易所采用的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  相似文献   

5.
在权利分散的组织内部,货物和服务经常在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之间转移,当一个经营实体提供货物和服务给另一个实体时收取的金额,我们叫做转移价格。转移价格是有效的内部价格,使用在多部门的组织内部,它的制定是重要的,对供应部门是收入,对购买部门是成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亏损经营现象、价格走私现象日益突出。核心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策略。 转移定价,又称为划拨价格、调拨价格或记帐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发生交易时所采用的一  相似文献   

7.
集团化下的大企业,各个责任主体分权管理,责任核算。相互之间提供劳务或转换产品以及责任结转时,为了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与权,不可避免要引入内部转移价格。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明确有关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原则。诸如:为何要有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以及内部转移结算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迅 《经济论坛》2005,(5):54-56
一、跨国汽车公司内部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Transfer Price)又称调拨定价或内部价格,是跨国汽车公司为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在关联企业发生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劳务等交易时以非市场自然交易价格(人为的抬高或压低价格)成交的行为。转移价格时所采取的价格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是根据跨国汽车公司全球战略目标和利润最大化原则由跨国汽车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人为确定的价格。  相似文献   

9.
论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策略的财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 《经济前沿》2002,(7):61-62
转移价格(Transfer price),在我国变称为转让价格、划拨价格、调拨价格。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也称国际转移定价或国际转让定价。它是指跨国公司管理当局从其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出发,为谋求公司整体财务利益的极大化,在其内部各单位之间购销商品或提供和转让无形资产时,确定内部“交易”价格的一种行为与策略。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一个重要的经营策略,它的财务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申书霞 《经济师》2009,(11):184-185
为了协调企业各责任单位的业务活动,正确评价其工作成果。必须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要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协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突出重点和简便易行相给合的原则、相对稳定与定期调整的原则。当这些原则发生冲突时.各责任中心的价格决策首选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凯  李伟  崔哲 《经济前沿》2014,(1):72-86
本文研究了买方抗衡势力的存在对上游制造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讨论了制造商在不同定价形式(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转售价格维持(RPM))之间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引入买方抗衡势力,比较分析了制造商在零售商具有和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两种情况下,制造商最优定价形式的选择。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制造商选择两部收费制和RPM是无差异的,都能使上游制造商获得相等的最优利润;当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对于上游制造商来说两部收费制优干RPM,RPM又优于线性定价。此外,本文还发现存在一个由抗衡势力和零售商替代程度决定的临界条件,当满足这一条件时,两部收费制是上游的最优选择;一旦这一条件不满足时,RPM就成了上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考虑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受产品自身价格和替代品价格影响的情况下,针对替代品的销售建立了定价决策模型,得到了销售替代品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假定线段城市上的两个厂商执行歧视价格,分析了外部专利权人和内部专利权人的专利授权策略。对于外部专利权人,通过可变费方式授权与通过固定费方式授权获得相同的收益。对内部专利权人,当专利是激烈的,不授权最优,当专利是非激烈的,通过可变费方式授权最优。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利益集团理论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利益集团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应用范围.本文将利益集团概念的范围进行了适当的扩展,从而构建了一个非民主体制下的政府管制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研究了政府管制的最优定价、相应的社会福利效应以及价格结构的变动方向.研究发现,对统治者集团最优的管制定价反而造成了社会福利的净损失,生产者和管制机构在统治者心中的地位越重要,管制的均衡价格就越接近垄断定价,社会福利的损失也就越大.当消费者集团能够被区分并实行差别定价时,政府管制下的最优价格结构显示了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结构的本质差异.影响某一组消费者的参数变化往往同时对其他组别的消费者产生实质性影响,交叉补贴现象也更容易出现在政府管制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15.
一、内部关联交易价格的概述 所谓内部关联交易价格是指一个集团企业进行内部关联交易时,转让产品或其他资产以及提供劳务时所制定的销售价格。当集团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的时候,内部关联交易价格通常被称为国际转移价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资企业中外方转移定价行为与防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移定价(transferpricing,又称转让定价或划拨定价)是指公司内部的关联企业或者在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之间进行原材料、中间商品、产成品、劳务或技术交易及资金借贷时所采用的内部定价方法。这些交易的数量及转移价格的高低将深刻地作用于公司损益帐户及应纳税款水平,进而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可分配利润,最终影响公司所在地政府的纳税收入或合作方的利益。假设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本文所指外资企业包括外商控股和外商独资两种)的汽车零部件是由外方提供时,出于减少税负和转移利润目的的考虑,外方就可能通过对这些零部件高报进价的办…  相似文献   

17.
转移定价又称转让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或关联企业间销售和采购商品、劳务、技术时的一种内部价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活动的扩张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内地上市公司也不断增多。这些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制度的不规范,通过转移定价实现资金的自由调拨与配制,逃避东道国的市场价格控制和外汇管制等以维持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实现高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9)
转移定价是同一组织内部,一个分部提供产品和劳务给另一个分部的要价。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对完善企业内部市场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文章从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运用A所建立"成本中心型"W事业部后延用前期绩效结算方法现状分析、以及就标准成本加成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进行实例比较分析,认为在当前以成本中心型事业部下,选择标准成本加成的内部转移定价最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刘春力 《当代经济》2016,(34):50-53
本文通过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在X银行的运用及数据进行分析,展现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在分离利率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品定价、科学绩效管理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最后得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外部定价、资源配置、盈利管理、绩效考核、优化决策的重要工具,是现代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大数据与环境责任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以单一绿色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大数据服务公司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两种收益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得出各模型的最优决策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集中决策时供应链的总需求量与总利润较大,网络渠道与零售渠道的最优价格随着投资大数据成本的增加而增高。当制造商的环境责任程度增强时,零售商的利润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小。当零售商的环境责任成本增加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均减小。同时,随着产品的绿色水平越高,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最优利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