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抚顺矿务局是开采八十多年的老矿区,1983年末全局职工83039人,1984、1985两年来共精简25855人,其中干部2889人。1984年煤炭产量782.6万吨,完成计划的103.25%。1985年煤炭产量821.3万吨,完成计划的105.29%;1984年完成亏损指标1403万元,减亏147万元;1985年在筹措工资改革资金的情况下,完成了2806.5万元的利润指标;1984年原煤全员效率1.237吨/工,比计划提高了4.83%,比1983年提高了5.1%;1985年原煤全员效率1.361吨/工,比计划提高9.75%,比1984年提高10.02%。通过两年来对劳动组织的整顿和改革,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为这次工资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矿务局1986年全员效率累计达到1.302吨/工,完成部下达奋斗目标1.3吨/工的100.2%,完成计划1.16吨/工的112.24%,比1985年的1.152吨/工提高了13.02%。其中12月份达到1.561吨/工,完成计划1.16吨/工的134.57%,完成目标效率1.3吨/工的120.08%,创建矿以来最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增产和原煤人员的减少。现浅析如下。一、增产 1986年完成原煤总产量1687万吨,完成计划1640万吨的102.89%,其中统配煤矿完成1668万吨,完成计划1626万吨的102.6%;集体煤矿完成19万吨,完成计划14万吨的136.59%。原煤总产量和计效产量与1985年原煤总产量1596吨相比,分别增产75.4万吨和71.7万吨。以增产的计效产量71.7万吨计算,全员效率可提高0.056吨/工;按超计划产量42.3万吨计算,可提高全员效率0.033吨/工。  相似文献   

3.
统配煤矿总承包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大成绩。煤炭生产主动,改变了过去月月催产量的局面,1985年、1986年都超额完成了产量承包任务,两年比承包指标增产667万吨,比1984年增长1922万吨,保证了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用煤,改变了多年靠增人增产的局面,实现了减人增产,统配煤矿原煤全员效率摆脱了多年在0.9吨/工左右徘徊的局面,1986年突破了1吨,1987年上半年,达到1.05吨/工;安全生产有很大好转,1986年百万吨死亡率比历史上最低的1957年还低16%,1987年以来又进一步降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潞安矿务局继1985年第八年全员效率在全国煤炭行业夺魁之后,今年又进一步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加强了定员定额管理,狠抓全面劳动组织整顿,1~6月份,矿矿成为高效矿,全局全员效率达到2.9吨/工,比去年同期2.352吨/工,提高18.76%,相当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继续在全国领先。特别是6月份,全局达到3.168吨/工,王庄矿达到了4.047吨/工,漳村矿和石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十二矿,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在册职工3634人,有一个综采队和两个炮采队。1985年产煤75.14万吨,超过核定生产能力25.2%,比历史最好水平提高10.7%;全员工效1.122吨/工;实现利润743.7万元。该矿在实行吨煤工资包干中,对内部分配办法进行过多种探索。初期,由于忽视了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的重要性,在局下放分配自主权后,他们产生了错觉,把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6.
晋城、潞安局的劳动效率,80年代初期在全国就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又有大幅度提高。晋城局原煤全员效率由1984年的2.024吨/工提高到1989年的4.684吨/工,5年增长了1.3倍;潞安局的原煤全员效率由1983年的2.027吨/工增长到1988年的4.209吨/工,5年也增长了1倍多。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之一——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一、煤炭企业减人提效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近几年煤炭企业减人提效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原煤人员逐年减少。1992年原煤生产人员为116.9万人,比1985年减少7.2万人,年平均递减0.4%,精简、转产人员12.8万人,其中净减6.7万人。二是原煤人员效率稳步提高。1992年原煤全员效率为1.336吨/工,比1985年提高0.37吨/工,年平均提高4.8%,实现历史最好水平,高于原  相似文献   

8.
1985年初,随着经济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改革的需要,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我队与局、矿签定了以减少人员,增加产量,提高效率为前提的“双定”承包合同,即定效率、定人员,承包产量和吨煤工资含量,并作为煤炭部整顿劳动组织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一年的实践,承包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果。1985年共产煤1001032吨,平均月产83419吨;回采工效率达到50.966吨/工,比上年同期的25.459吨/工提高了一倍;直接工效率(不含联网工)达到70.446吨/工,比试点前提高132.4%;全员效率达到18.9吨/工,比试点前提高65.28%;职工收入也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工作面主要工种平均月收入304.3元,辅助工人月均收入275.98元。其它各项主要技术经  相似文献   

9.
我矿是一个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的小矿,现有职工598人。通过企业全面整顿,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使企业大幅度地减少了亏损。1984年矿井连遭水、火灾害,在停产两个月的情况下,完成原煤产量8.75万吨,比计划增加3%,比1983年增加9.4%;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比  相似文献   

10.
我们葫芦岛锌厂是一个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现有职工7833人。1987年末有固定资产原值23300万元,定额流动资金4950万元。 我厂始建于30年代。设计能力,锌1万吨,硫酸1.5万吨。解放以后,全厂先后经历四次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到1985年,锌的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硫酸的生产能力达到17万吨;产品品种由过去的2种增加到17种;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贯彻落实总公司“七五”规划总体要求,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我厂于1985年又开始进行第五次技术改造。这次改造,原计划1987年末锌的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1988年末达到10万吨,1989年末达到12万吨。我厂经过第五次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原值将比1984年增长153%,年实现利润将比1984年增长216%,我厂的炼锌工艺技术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些方面已达到和超过目前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开滦矿务局目前的年产水平为2000万吨,比设计能力提高45%;原煤全员效率为1.3吨/工;百万吨死亡率是历史最好水平。按照煤炭“一番保两番”的战略目标,国家对我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到本世纪末,全局产量4000万吨,职工10万人,全员效率2.5吨/工。也就是说,按现有水平,产量要翻一番,职工减少3万人,效率要提高一倍。这个任务能否完成?回答是肯定的。如何实现?我们认  相似文献   

12.
通二矿设计能力120万吨,原设计第一期全部人员1345人,全员效率3.3吨/工;第二期全部人员1804人,全员效率2.5吨/工。1960年投产,1965年原煤产量达132.5万吨,全部人员5164人,全员效率1.491吨/工。  相似文献   

13.
1986年以来,全国统配煤矿全面开展整组提效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整组提效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原煤全员效率逐年稳步提高。总公司所属统配煤矿原煤全员效率1985年为0.962吨/工,整顿劳动组织第一年达到1.027吨/工,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以后逐年提高,去年达到1.157吨/工,与1985年相比,提高20.3%,平均每年增长5.1%。二是精减原煤人员21.4万人。三是扭转了增产靠增人的局面。用人多、效率低一直是煤炭工业的一个沉重包袱。开展整组提效工作以后,1989年与1985年相比,总公司所属统配煤矿计效产量增长9.96%,原煤人员减少了0.81%,即少了1万多人,多出3000多万吨煤,走出了一条增产减人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江苏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煤矿在煤炭市场严重疲软的形势下,依然迈上新台阶。全年产煤152.54万吨,超计划10.54万吨,产销率99.63%;吨煤成本比1997年下降11.45元;全员效率6.248吨/工,比1997年提高2.68%;利润3610万元,增盈310万元;下岗职工再就业率73.3%。 在人们谈论旗山煤矿所取得的成绩时,不由地想到该矿的领头人——矿长吴志刚。而吴志刚  相似文献   

15.
一.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大。去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15亿元,比1984年增长5.8%,增加6亿元。统配煤矿包干煤炭产量完成41672万吨,完成包干计划的104.2%,超产1672万吨,比1984年增长5.6%,增加2202万吨;原煤生产量为40626万吨,比1984年增长2.9%。在94个统配煤矿中,仅有八道壕、霍林河两个局(矿)未完成计划。洗精煤产量5820万吨,完成计划的107.8%,比1984年增长4.1%。无烟块煤产量877万吨,完成计划的11%。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人多效率低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阜新矿务局是一个年产千万吨的矿务局,1983年与1980年比,职工人数减少5.5%;原煤人员减少5.8%。但由于原煤产量下降5.2%,因此原煤全员效率仅由0.871吨/工提高到0.89吨/工,提高2.2%。与历史较好水平的1966年比,职工总数增加54.4%,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根据“一年起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大部达标,四年全面达标”的规划实施步骤,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到目前,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规划目标:原煤总产量1988年为225万吨,1991年达到241万吨。全员效率1988年为5.442吨/工,1991年达到6.005吨/工,今年上半年达到6.661吨/工。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企业整顾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眼睛向内,靠自我改造发展自己,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几年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一九七八年以前,我局的煤炭产量始终徘徊在年产200万吨左右,年年亏损,最高年亏损额达1000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七年,煤炭产量由230万吨到八五年实现了年产401万吨,将近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由2,650万元增长到8,500万元,增长220%;原煤全员效率由1.062吨/工,提高到1.159吨/工,增长8.85%;亏损额逐年减少,由787万元减少到八四年的222万元,八五年实现利润307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东煤公司成立5年来,在整顿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1987年全公司计效产量为9458.51万吨,比公司成立前的1982年增加1420.26万吨,增长幅度为11.76%;原煤人员比1982年减少29933人,减少8.17%;原煤全员效率达到每工0.981吨,比1982年累计提高29.25%,年递增率为5.26%。提高劳动效率,东煤公司从增产、减人两个方面入手。在减人方面,他们按核定能  相似文献   

20.
“七五”期间,原煤全员效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原煤全员效率突破1吨,达到了1.027吨/工,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每年以0.05吨/工左右的幅度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增产减人的路子;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劳动管理,涌现出了象晋城、潞安、大同、阳泉、邢台等一批高产高效矿井。但进一步提高原煤全员效率,目前还存在着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