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自4月中旬“非典”疫情在我省爆发以来,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也给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典”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已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以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体的服务业领域,“非典”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在消费租出口受到“非典”较大冲击的情况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如何抑制“非典”对投资的影响,保持投资的增长势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忽然想到     
一可以说,自今年4月下旬以来,中国进入了“非典”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被确诊的“非典”患者,全国每天以百人左右的速度递增;“非典”的重灾区由广州北移到北京,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也成为“非典”疫情的中心。第二,莫大的、无以名状的恐惧感,如压城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春节假期,大家都热切关注、讨论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从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不会促成经济下行拐点我们可以“非典”为例作为参照标准。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曾有经济学家惊呼:“非典”的危害度相当于“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冒出了不少“非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科学求实,战胜了“非典”但与“非典”的斗争将继续下去,我们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样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档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代。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抗击非典的走势来看,虽然攻坚战还在进行,人们不能松懈麻痹,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由于前一阶段采取积极的、果断的应对措施,使非典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从非典蔓延势头下降到取得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本文作者将其称为“后非典期”。尽管科技是攻克非典的关键性的因素,但最终战胜非典这场灾难,还离不开特定的人文条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次抗击非典的实践进行人文反思。在后非典期,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将在打赢这场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面临非典…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定义“意识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那么人们的纳税意识是从何时产生的呢?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纳税这一过程才有纳税意识,我们知道我国最早的工商税收可追溯到周朝的“关市之赋”、“山泽之赋”:我们的国民同样有根一个深蒂固的观念:皇粮国税任何朝代都不可避免,按逻辑,国民的纳税意识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到今天应该很强了。但是,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武汉等城市调查显示:自己选择填写“照单纳税”的占75%,而实际上应纳税者有34.1%没有按单纳税,“能躲就躲”的占17.1%,“尽量不缴”的3.4%,甚至…  相似文献   

7.
危机以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给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当前的“非典”事件因其突发性,难预测性和结果严重性,故被称为“非典危机”。通过对政府处理“非典危机”所采取措施分析,阐述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不足,以及政府危机管理给企业危机管理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危机演化生命周期,并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大经济学院第一例非典患者已经出院了。由于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及一位系统管理人员(其中还有一位外籍老师)和她“亲密接触”程度较高,我们都不同程度地被分级别隔离和自律性隔离。至今,这几位同事和学院当初排查认定嫌疑的其余三十几位老师都安然无恙,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非典”恐惧的根源 由于有“非典”嫌疑,一段时间以来,被划归“另类”  相似文献   

9.
爱心捐赠还要涉及税收,尤其是在倾全国之力支持汶川地震的大背景下,颇显揪心,烦心。笔者从事税务管理工作也有这样的感觉,此时此刻就应该特事特办,税也是用之于民,捐赠也是用之于民,捐赠就应该免税。例如“非典”期间,向防治“非典”捐赠允许据实扣除,相关“非典”物资免征增值税,相关“非典”运输免征营业税等。  相似文献   

10.
受“非典”影响,特别是对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的严重冲击,4月份的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但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非典”大规模扩散发生在4月下旬以后。因而对五、六月的影响会更大。由于“非典”事件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非典”事件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非典”高发地区的防治能够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其他地区不会扩大,且不会发生大的反复,今年预期的增长目标能够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对未来的预测虽然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如何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借以除弊兴利,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非典”的严峻挑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何应对“非典”,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场“倒春寒”,旅游、运输、餐饮、会展等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日渐显露。但是,“非典”挡不住中国经济列车的前行。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已经逐步变为由市场驱动的经济内生增长机制,“非典”这一突发的、暂时的因素,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春光明媚的四月 ,万物复苏 ,莺歌燕舞……谁能料到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降临了。疫情就是命令在突发的“非典”疫情面前 ,望都县委、县政府敏锐把握 ,沉着应对 ,科学决策 ,把防“非典”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 ,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预案 ,从最坏处着眼 ,从最差处做起 ,力争做到超前谋划、心中有数 ,超前准备、有的放矢。县乡村三级成立了抗击“非典”领导小组 ,层层签订了责任状 ,并立即开始了紧张工作。重点抓了对外出返乡人员的拉网式排查 ,实行“一档、二卡、三表、四制…  相似文献   

14.
我们必须专注研究中国政府对“非典”疫情所作的回应,到底会带来什么策略性的影响。“非典”疫情无疑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呼唤,但中国已经警觉过来了……  相似文献   

15.
判断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当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判断前期“非典”疫情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地说,就是在“非典”过后,我们年初的预期在多大程度上因疫情而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杯酒释兵权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代皇帝对于功臣大多遵守这样的法则。于是有了刘邦杀韩信、季布,朱元璋杀胡惟庸、李善长。相形之下,赵匡胤能够对功臣杯酒释兵权,让他们安享晚年,已经是非常够义气了。  相似文献   

17.
疫情对消费行为的非典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经济论坛》2003,(16):89-89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直接需要消费者参与的商业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餐饮业、旅游业、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大型商场、各种娱乐业等。“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非典”疫情究竟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对经营者应该有哪些启示,很有现实意义。一、“非典”疫情引起的消费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变化1.消费者对消费的安全性要求大大增强。消费者对消费的安全性要求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消费…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的指导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好务”和“执好法”成为税务部门的两大核心要求,与此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纳税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纳税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危机以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给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当前的“非典”事件因其突发性,难预测性和结果严重性,故被称为“非典危机”,通过对政府处理“非典危机”所采取措施分析,阐述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不足,以及政府危机管理给企业危机管理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危机演化生命周期,并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吴良海 《技术经济》2005,24(4):40-42
本文首先提出了“纳税财务学应独立成科”的观点 ,继而分别探讨了纳税财务学的学科定位、建立纳税财务学科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以及纳税财务学的研究思路 ,最后勾勒了包括理论框架在内的纳税财务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