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4季度加息,将使利率变动走在物价曲线的后面,会进一步加大2005年上半年硬着陆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倾向于鼓励消费,本轮加息周期会在约12个月内完成,加息的幅度约为100个基点,以将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提高至约为零的水平。但是针对当前以进口成本为推动力的通货膨胀,以调整汇率来处理会更为有效,这个变化很可能在今后3至6个月内出现,到200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7%。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8日,在一直为人民币升值和加息传闻辟谣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突练决定,从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本文解析了2004年央行加息的主要影响,分析2005年利率与汇率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关》2005,(1):18-19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从利率走势看,这是中国最近9年来的首次加息,加息意味着宏观调控开始从“行政管制主导”转向“市场调节主导”。此次利率的调整,同时也伴随着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根本途径,但央行加息对外贸生产出口企业将产生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半年之久的人民币加息问题终于尘埃落定。10月28日晚间6点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物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据了解,这是央行九年来第一次加息,也是此前连续八次降息后的一大转折。加息后,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等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此前关于是否加息的辩论非常激烈。反对者认为加息并不能解决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结构性矛盾,有些行业、领域确…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28日,在一直为人民币升值和加息传闻辟谣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决定,从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本文解析了2004年央行加息的主要影响,分析2005年利率与汇率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28日,在一直为人民币升值和加息传闻辟谣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决定,从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本文解析了2004年央行加息的主要影响,分析2005年利率与汇率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央行越来越重视利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2006年4月28日,央行宣布再一次加息。本文就是以这次加息为背景,分析此次加息的背景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在10月6日突然决定加息,将其政策利率从3.0%提高25基点至3.25%。加息的时间早于市场预期。澳大利亚央行的举动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正式启动。我们估计,澳大利亚的政策利率明年底之前还将上升125个基点。今后的几个月之内韩国可能会开始加息,明年年中欧洲央行将会跟随。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联储加息0.25%后,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3日宣布将贴现窗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对此,中银香港、汇丰、渣打等香港主要银行均表示,目前维持储蓄利率及最优惠利率不变。  相似文献   

11.
很多次调查都表明,大多数居民目前仍然将储蓄作为理财的首选。有专家分析,利率的上升,必将刺激储蓄额的增加,2006年如果加息,储蓄这一传统理财方式有望成为新的理财热点。如果加息的前景不明,储蓄也不会产生更大的分流。存钱还是国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市场论坛》2005,(2):4-4
中央企业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总资产超9万亿元,2004年来第六次加息,美联储再次提高利率25点,美国加息,中国外汇储备受惠,美国商务部:去年美国贸易逆差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月内第二次加息 此轮利率调整是今年8月22日第四次加息以来一个月内第二次加息,期间只隔25天,创央行历次利率调整间隔最短记录。央行表示,此番加息旨在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预期。8月份国内CPI延续前6个月不断攀升趋势,同比上涨幅度高达6.5%,为今年月度最高涨幅,央行加息也成为市场普遍预期。  相似文献   

14.
马骏 《新财富》2009,(11):39-39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在2009年10月6日突然宣布加息,将其政策利率从3%提高25个基点至3.25%。加息的时间早于市场预期。澳大利亚央行的举动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正式启动。我们估计,澳大利亚的政策利率2010年底之前还将上升125个基点。今后的几个月之内韩国可能会开始加息,2010年年中欧洲央行将会跟随。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来说,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商》2016,(7):170-171
美联储在2015年12月17日宣布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将利率降低至接近为零的水平后,近十年来首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本文首先分析美联储此时加息的内因和外因,以及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然后得出美联储加息对我国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后针对降低其对我国的负面冲击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闪 《现代商业》2007,(20):216-216,215
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逐渐从利率管制转化为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日渐成为金融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利率风险必将引起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视。本文即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出发,分析利率变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同时结合我国这一轮加息的事实,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轮加息中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善文 《新财富》2004,(11):16-18
经济调整可能需要2年的时间使总需求过高的态势恢复平衡。最近一个经济周期的数据显示,利率调整的滞后无疑会加剧这一过程中经济总量的波动。在当前影子利率走高,信贷配置效率恶化的情况下,央行10月29日果断升息,可谓适逢其时。我们认为,本轮加息周期将持续2年左右的时间,利率水平的累计上升幅度应该在150—300个基点之间。  相似文献   

18.
王志浩  常钟 《新财富》2007,(9):22-25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高于潜在增长率,通胀压力不再仅限于食品领域,全面通货膨胀的苗头已经出现。如果接下来两个月(8、9月)的经济数据强劲,决策层很可能将偏向于运用更为激进的紧缩调控举措,特别是利率手段。绝大多数分析人士相信,延续了6年之久的此轮经济繁荣仍将以软着陆的方式收尾,但其实现与否有赖于宏观政策的精心呵护。 即将到来的紧缩调控将倚重于利率及更加严格的遏制投资手段,而不会是大幅加速人民币升值。预计2007年四季度还将有一次加息,2008年上半年会有两次加息。而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将保持5%的升值幅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徐程 《理财周刊》2005,(12):107-107
近半年以来,美元的结构性缺陷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美元利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既然加息使美元一再获得支撑,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元的利率走势将会左右今后汇市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尚晓阳 《四川物价》2004,(11):11-12
经济学家陶冬:我个人认为加息势存必行。加息并不意味着收紧,只要让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就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