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防止在村镇建房时乱占滥用土地,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对乡村建设用地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是农村和集镇的个人建房用地,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都必须按此规定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则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建房时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凡是能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凡是能利用坡地和薄地  相似文献   

2.
农村建房用地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 ,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 ,防止村镇建房时乱占滥用土地 ,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 5章对乡村建设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凡是农村和集镇的个人建房用地 ,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按此规定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则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在建房时要统一规划 ,节约用地。凡是能利用坡地和薄地的 ,不得占用平地、好地和园地 ;凡是能就地改造的 ,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空闲地。个人建房和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依法办…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辽宁省耕地面积减少了1545.2万亩,其中建房占地即达986.4万亩,占减少耕地面积的64%。尤其是最近两年社员收入增加‘建房猛增,建房户约占全省农户的5%左右。仅据1980和1981两年的不完全统计,社员建房约有50余万户,占地达20余万亩。国务院颁发《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省政府颁布《辽宁省土地管理暂行条例》以后,农村滥占地情况开始好转。尤其全省土地管理工作、农村建房会议以后,各地积极制订村屯建设规划。到目前为止,一般做到了按规划建房和按规定占地,基本上控制了盲目滥建、乱占地的做法。部分社队节约用地的方法很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问:农民建房需要办理哪些手续?答:农民如果需要宅基地建房,应当按照村镇建设规划的统一安排,依照下列程序办理申请建房用地手续:1、建房户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2、经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3、批准手续:占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等非耕地建房的,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占有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对农户建房用地问题的思考吉安县土地管理局近几年来,随着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吉安县注重抓好农房用地的管理、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建房的具体规定。建立了农户建房的审批制度,明确了农户建房的申报条件,强化了上地管理队伍,整个农户建房用地...  相似文献   

6.
农民建房用地应走集并村庄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建房用地应走集并村庄之路祝方贵集并村庄,集约管理,其核心是依据规划,集约建房,达到合理用地的目的。过去10年,农民建房用地管理在依法审批和理顺权属关系方面,确实取得不少成效。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城市化新时期,原有的管理模式弊端日出,亟予改革。新...  相似文献   

7.
一些乡镇土地所在村民建房用地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宅基地的审批,却忽视了对建房过程的管理,往往是一批了事,对于建房户在建设中的用地情况全然不管,待其竣工形成了违法事实(批少占多、批甲占乙、超标准用地等)时才去查处。村民建房往往集中了其大部分积蓄,对其依法查处,就可能形成留之违法、拆之可惜的局面。如果房屋超占部分不构成一个自然间,既不好拆除,也不易没收,更不能保留,处理就更加困难。其实,要避免此类现象并不难,只要加强批后管理,对建房用地全程监督检查,就能有效地防止违法用地现象发生。我认为批后管理要做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建房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环节,了解农村村民建房的实际状况,分析用地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农村建房用地审批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并从宏观政策层面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村民建房用地的现状与特点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人口仍居住在农村。全省农村村民总户数为660.04万户,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有2689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7%。1991年~2000年,建房总户数约81万户,经批…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为今后村民建房划清了底线,指明了方向。从两个《通知》看出,中央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要坚决堵上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房的后路;同时采取计划指标单列、改进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农转用审批等措施,回应农民正常建设住宅诉求。堵后门、开前门,堵疏结合,为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铺平了道路。中央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任何人都不能再存侥幸心理。"别人建,我也建,别人不拆,我也  相似文献   

10.
私人建房实行“双轨”制供地初探浙江省绍兴县土地局局长谢扬春我们绍兴县土地管理局去年下半年在斗门、齐贤、东浦等7个镇开展私人建房用地实行“双轨”供地的试点。所谓“双轨”制,就是私人建房用地的提供方式,既有行政划拨,也有有偿出让。到去年年底止,全县以行政...  相似文献   

11.
城镇建设中的住房观念与土地管理陈兴生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天有地的建房用地多、公寓式建房用地少,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的住房观念支配和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不够而引起的。城镇居民的有天有地的建房,存在诸多弊端和很大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福建省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的情况为例 ,分析了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农村村民建房用地中存在的诸如布局不合理、用地不科学、违法用地多、收费不统一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从体制、机制、法制、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这样的批准行为能受法律保护吗———一起越权批准建房用地案始末?这是一起发生在江苏省H县A镇河西村的越权批准建房用地案。由于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当事人的违法建房始终未能完全实施。其间,当事人曾诉讼至县法院,要求排除“妨碍”。直到县国土局接到群众联名来...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下发通知,要求农业农村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依法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确保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有序稳定开展。通知要求,要依法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15.
在清查农村居民用地中,对违法用地补办手续了结,这一现象在有的地方普遍存在。有时,村民申请建房用地,因没有用地指标或建房占用耕地,又得不到批准。于是有些人逐渐摸索出一套办法——不管有无指标,是否占用耕地,先建房,土地部门清查时,自然会补办用地手续。这办法还真是行之有效。我们一些地方土地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巡回检查中,不过问违法用地具体情况,或为提高案件结案率,或为隐瞒违法用地“争创”“三无乡镇”,常常补办手续了事。 农民违法用地,本应受到教育和处罚。一些土地部门滥用补办手续纵容违法,惹得群众议论:《…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红光村根据统一规划的要求,坚持集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做到新村规划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水平,又改善了村容村貌。瑞安改造旧村 合理用地  相似文献   

17.
农民集居建设可以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在集居过程,建房用地的获取是前提之一.只有获得建房用地,才可以建设集居住宅,为农民集居打下夯实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各个地区在推进农民集居建设过程中建房用地的获取方式,包括征收、租赁、置换和复垦等,详细阐述各种方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应该根据集居农民所处区位不同采用相应的建房用地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建房的政策和要求 易地扶贫般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包涵两个方面:一是搬迁群众建房工程。国家按一定标准给一定补助、群众自筹一部分、地方补助一部分(优惠政策)资金办法,由群众自建房屋进行搬迁。二是解决与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有直接关链的基础设施工程。由国家补助资金,县上掌握,统一规划,缺啥补啥,群众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村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紧张,土地利用率低等迫切问题,本文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计算模型,以乐从镇为研究对象,对其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值进行计算,确定其地理范围内各社区及村庄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潜力等级。为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土地规划,完善土地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办证应及时     
笔者近期下乡听到不少群众反映,他们建房竣工后,乡(镇)土地所验收完了,办证的费用也交了,但就是迟迟拿不到土地使用权证书,同时还了解到,像这样久拖未办证的现象短者一两年,长者五六年,而且数量不少。群众对此意见颇大。作为土地使用者,手中必须要有合法的证件,否则,无法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建房户原有的《批准用地通知书》有效期最长只有1年,过了这个期限,就不能作为合法依据。但如果我们据此把这些建房户视为非法占地,又有些不合情理,因为这主要是基层土地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一是乡(镇)土地所干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