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东海煤矿32#煤层195典型回采工作面进行现场取样,对其顶板煤岩层力学性质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得相应的围岩力学参数。采用RFPA软件对深部回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深埋煤层覆岩关键层的破断失稳特征,获得关键层结构和破断特征,为该矿的深部开采支护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章开展南方矿区薄硬煤层开采对采动区地表岩层移动观测,探寻薄硬煤层矿区开采岩层移动规律,为今后合理开采"三下"煤量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海煤矿32#煤层195典型回采工作面进行现场取样,对其顶板煤岩层力学性质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得相应的围岩力学参数。同时采用RFPA软件对深部回采工作面覆岩关键层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深埋煤层覆岩关键层的破断失稳特征,获得关键层结构和破断特征,为该矿的深部开采支护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开展南方矿区薄硬煤层开采对采动区地表岩层移动观测,探寻薄硬煤层矿区开采岩层移动规律,为今后合理开采“三下”煤量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学军 《价值工程》2012,31(33):87-88
在国外煤矿开采中,自十九世纪初就开始对采场顶板岩层移动影响直至地表的移动理论进行初步研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也开始了"浅埋煤层岩层控制研究",随着岩层控制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关键层理论。关键层理论是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研究有机结合的纽带,在学术界和工程应用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为浅埋煤层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岩层控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四台矿8#、11#、12#层上部煤层资源的枯竭,逐渐向下部开采。本文针对下部煤层复合顶板巷道埋深大,围岩呈现软岩层变形特征,压力大顶板破碎,采取滑移式前探,现场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晓明矿S3408复采工作面地质构造分析,认为下幅七煤层的提前开采,四煤层处于采空区内岩层的弯曲下沉带的影响范围内,区域内四号煤层及相应的断层等地质构造原始状态受到影响,分析四煤层巷道实见标高与原有资料,工作面仍呈背斜构造,但比原始状态下变缓。工作面上部岩层施加剪切力,断层落差加大。为施工类似区域构造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8.
张震 《科技与企业》2013,(24):201-2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煤矿开采工作在我国社会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能源。煤层对比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工作,对煤层地质勘探、煤矿生产勘探以及开采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在煤层对比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些不足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煤矿开采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现今在煤矿开采中常用的煤层对比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文  张春山 《价值工程》2011,30(29):19-20
以白洞矿C3#煤层301盘区8108工作面开采条件为基础,应用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开采后上覆岩层运动的过程、变化及特点,探讨了上覆岩层运动的规律及煤壁失稳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开采范围内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及对顶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5,(20):171-172
乌兰煤矿实施保护层开采,主采2#、3#、7#、8#煤层均为突出煤层,7#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7#煤层与下部被保护8#煤层层间距为0~4 m,增加了7#煤层开采的期间的瓦斯治理管理难度。通过在底板瓦斯治理巷施工穿层钻孔为主,在7#煤层回顺、运顺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并向下部8#煤层施工穿层钻孔为辅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在工作面回顺施工高位钻孔抽采工作面卸压瓦斯;利用上隅角埋管抽采采空区瓦斯的瓦斯治理技术,有效解决了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确保了7#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开采。  相似文献   

11.
摘要:近距离煤层上部煤层开采导致上覆岩层发生卸压运动,并且出现变形,煤层底板岩层也出现一定的卸压变形,采场围岩应力得到重新分布,形成了高应力区和低应力区。因此分析煤岩体中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会对作面的布置和支护方式的选择都将产生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2):161-162
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一次能源70%来自于煤炭,因此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具有其他能源无法代替的作用。而厚煤层的产量和储量均占45%左右,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力煤层,所以厚煤层对于实现我国煤矿的高产高效开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我国的厚煤层开采的装备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进步,并且现在我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大采高开采技术和放顶煤开采技术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着开采煤层厚度的加深和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加,厚煤层开采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本文将围绕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收集整理富岭煤矿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井田的岩煤层。经分析表明,在原有标志层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找到其他某些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对矿区的岩煤层对比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对煤矿煤炭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晋 《科技与企业》2014,(10):221-221
成煤条件的不同造成了煤层的厚度、层间距大小的不同,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煤层分岔或合并的现象。我国的大部分矿区在近距离煤层开放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及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的特征。然后介绍了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的支护形式以及评价,最后阐述并分析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控制原理及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东海煤矿是龙煤集团典型深部开采矿井,矿井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出现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采场矿压显现剧烈、瓦斯涌出量增大、深部煤岩层温度不断升高等灾害,致使作业环境不断恶化。以下分析了东海矿六采区34#上左六采煤工作面近距离煤层采场上覆岩层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曹村矿矿井地质及开采条件,对近距离煤层群的开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上层的10#煤开采后的岩层移动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分析,然后对11#煤工作面巷道布置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作方案比较,最后提出11#煤巷道合理的支护方案.现场实测表明,我们选择的内错6m的巷道布置方案及支护方案二使巷道支护与围岩形成一个协调的共同作用的力学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巷道两帮的变形速率,保证巷道稳定,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保证了煤炭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工作面概况峰峰集团大淑村矿是一高突矿井,开采2#煤层必须首先开采瓦斯保护层,174105工作面是一野青保护层工作面,该面位于-450以下东一采区下山,同层南侧为174104采空区,北侧隔SF17断层与174106采空区相望,东到东一、东三采区技术边界,西以工广保护煤柱为界。工作面南侧174104采空区上部为大煤172104积水采空区,煤层已开采,本工作面上覆大煤172105未采掘,其下覆各煤层均未采掘。本工作面主体构造呈向NE倾伏的宽缓背斜,背斜轴向近南北,横穿工作面中部。背斜西翼煤岩层走向NE60°~50°,  相似文献   

18.
急倾斜煤层在我国分布较广,赋存条件复杂,开采矿井数量多,开采难度大.为此积极推进采煤工艺改革,提高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技术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要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淘汰落后的原则选择采煤方法,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广大煤矿企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一直是采矿技术中的难题之一。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对此类煤层结构的开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急倾斜煤层特殊的开采条件,使其成为目前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煤田勘查中,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钻探对岩层易采漏或者采取率不足,根据物探测井物性曲线形态特征可以确定岩层及岩层标志,文章以B1标志层及B5标志层进行研究分析,为地质人员划分地层及煤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