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高压送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了合理的防雷方式,以提高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线路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架设避雷线,改善杆塔的接地电阻,装设避雷器,加强线路绝缘,采用差绝缘方式,安装避雷针,升高避雷线减小保护角,装设耦合地线等。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劣化,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架空输电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也日益增多,危害很大。本文根据汕尾地区是强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而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且暴露在旷野、丘陵或高山的实际情况,就综合防雷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场运行经验证明,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对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吸收雷电过电压能量、防止绝缘子闪络、断线事故发生、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张景文 《价值工程》2010,29(22):52-53
雷击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就我国而言,过去防雷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电气设计人员不重视,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更不重视,但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轻视。本文通过分析高压送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方式,以提高送电线路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以抑制绝缘闪络为目的,由于受雷击强度、雷击类型、土壤电阻率、线路类型等多种不可控因素的限制,其防雷效果较差,性价比较低。基于气吹灭弧的新型输电线路防雷间隙,以抑制绝缘建弧率为根本目的,放弃抑制绝缘闪络,能够利用雷电流触发形成高速气流并在极短时间内熄灭工频续流电弧,从而大大降低雷击跳闸率。文章建立了气吹灭弧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以此验证了气吹灭弧防雷间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供电线路运行电压低,在绝缘配置上大多采用针式绝缘子,在雷电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运行要求。然而,煤炭企业的供电线路常位于山区,雷电活动强烈,需要采取防雷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传统的企业供电防雷技术均借鉴于输电线路,均具有一定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雷电流传输特性的防雷器件的设计方法,该器件的安装能够有效抑制直击雷的产生;同时该器件还能大幅度减小雷电流的幅值,降低塔顶雷击后的暂态过电压水平,从而降低供电线路的反击闪络率,全面调高企业供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试验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接闪并大幅度降低了供电线路的闪络率。综上所示,接闪器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面提高企业供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徽省某地区近年来架空输电线路遭受的雷击跳闸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估已采用的各种防雷措施,总结出了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线路跳闸率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马文英 《价值工程》2019,38(34):153-155
雷击线路造成的雷电过电压波是影响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且可能会由线路入侵变电所和发电厂,输电线路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主要有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1])。本文研究的110kV输电线路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通过合理的防雷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提高线路的耐雷性能,保证安全供电。  相似文献   

8.
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大动脉,是输送电能的主要通道。然而输电线因其暴露在几十米的高空,雷击是其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它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送电可靠性造成巨大影响。雷击跳闸率和耐雷水平是衡量我国输电线防雷技术的重要指标。文章对防雷的意义作出分析,介绍了防雷水平的计算方法,对目前的输电线路防雷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安装线路型避雷器、架设避雷线、采用不对称绝缘、降低接地电阻等有效地提高输电线防雷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输电线路可靠运行的前提保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杆塔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途径。输电线路杆塔必须可靠接地,以确保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线路绝缘。为提高耐雷水平,保护设备绝缘和避免跨步电压产生的人身伤害,就一定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10.
王玲弟 《民营科技》2012,(12):38-38
由于环境的条件不断裂化,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的事故日益增多,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产、生活.因此,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防雷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减少雷击的机会,降低线路供电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是确保线路畅通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电网连续供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35kV线路由于自身耐雷水平的特点,雷击跳闸率更高;介绍了近年来实际工作中35kV线路雷害事故的典型事例以及采取的防雷措施,并对防雷设施的安装和运行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10KV配电网络结构复杂、绝缘水平比较低,不但直击雷能对其造成雷害事故,而且感应雷也能对其造成较大的危害。在配电网故障中,配电线路故障占了绝大部分,而配电线路故障中又尤以雷击跳闸故障的比重最大,尤其是济南市C区的配电线路中,线路故障基本上都是由于雷击跳闸而引起的。本文以济南市C区10kV配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针对C区10kV配电网的防雷现状,提出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奇 《科技与企业》2013,(22):317-317
文章详细介绍了雷害事故的基本特征及原因分析,介绍了直击雷现场实际的防护方法,提出增强线路绝缘水平以降低线路闪络概率,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防护措施,采用带并联间隙绝缘子与避雷器联合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保护,完善10kV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挺 《企业技术开发》2010,(11):125-126
输电线路由于其特殊的运行环境,容易遭受雷击,降低杆塔电阻值是输电线路提高反击耐雷水平、减少线路开关雷击跳闸停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受到施工工艺、气象环境、日常检修维护等原因影响,经常会出现杆塔接地电阻值超过规范要求,严重降低了线路的综合防雷水平。因此,文章拟从强化线路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规范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保障线路接地电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高压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方式,对综合防雷措施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500kV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事故日趋严重,华南500kV线路在满足有效屏蔽条件下,在平原地段也会发生异常的绕击事故。在特高压系统中,反击耐雷水平升高,绕击跳闸问题将更为突出。苏、美、加735-1150kV线路防雷的运行经验也表明,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事故中,绕击是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电力行业主要采用规程法来计算绕击跳闸率,规程法是根据统计结果建立的近似解析计算,未考虑实际线路的复杂结构和雷电放电特性,也不适用于特高压系统中的杆塔较高的情况。文章利用电气几何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调查表明10 kV配电线路的结构复杂、绝缘水平较低,易受雷电灾害,不但雷雨天的直击雷对其伤害较大,且感应雷也容易对其产生危害。为了使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文章针对部分片区配电线路的防护现状进行认真的统计和研究,发现了架空导线雷击跳闸断线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配电线路在防雷措施和防雷设备上存在的缺陷,制定了改进方案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故障一直是困扰供电局安全供电的难题,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是世界各国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文章从分析惠州地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经验和有关研究入手,重点探讨引雷塔的雷击特性及综合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开发》2015,(2):88-89
调查表明10 k V配电线路的结构复杂、绝缘水平较低,易受雷电灾害,不但雷雨天的直击雷对其伤害较大,且感应雷也容易对其产生危害。为了使10 k V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文章针对部分片区配电线路的防护现状进行认真的统计和研究,发现了架空导线雷击跳闸断线为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配电线路在防雷措施和防雷设备上存在的缺陷,制定了改进方案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基本上都暴露在野外,容易受天气、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中雷击造成的跳闸事故在全部跳闸故障中占比超过30%。寻求更有效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是致力于电力工作的学者们关注的热门课题。文章从深圳地区高压线路雷击跳闸故障成因和相关研究着手,介绍了深圳地区常规的防雷措施,重点阐述了引雷塔的原理和引雷防雷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