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央行已先后两次宣布定向降准,包括前期一系列的动作,都显示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宏观调控。预计此次央行定向降准对A股产生的影响有限。加快推进的"微刺激"政策,可能逐步改善传统上每到年中、年末资金面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4,(9):100-105
<正>目前的经济形势还不是那么差,央行偏好"低调"的与调结构政策相配合的定向货币宽松,降准不仅高调,而且影响广泛。这种解释有其道理,其含义是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明显下行,央行采取具有指标意义的动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将增加。如何理解近期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降准增加货币乘数的放松方式?两者对经济的影响有何差异?我们分析中美货币增长方式的异同及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希望有助于投资者判断一般性的货币放松是否必然要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热点问题。我们提示投资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定向降准政策所释放的数千亿元资金中,到底有多少流向小微、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目前实际效果可能尚未达到预期. 从几个迹象可以窥见一斑.央行定向降准的路径是,释放的信贷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账户里先直接进入到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里,然后,商业银行再通过放贷进入到三农、小微企业账户里.按照这个路径,定向降准后银行贷款应该有所增加,但却呈现出相反的情况.7月信贷新增规模较大幅度下降,尚未出炉的8月数据似乎也不乐观,9月份银行放贷积极性似乎并不高涨.这种情况直接反映在小微企业上就是,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个别地区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4.
定向降准货币政策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之一,其政策初衷是通过缓解农业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农村商业银行微观数据,使用倍差法(DID)研究定向降准政策对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银行竞争因素,进一步探讨银行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降准政策的出台增加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2)在不同竞争方式下,定向降准政策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不同。其中,价格竞争增强了定向降准政策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但机构数量竞争对两者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些机构"焦虑"地呼吁全面降准之时,央行给出了"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的答案。本次"定向降准"有两个严格指标:金融机构上年新增"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占全部贷款的50%,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必须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0%。其实,我国信贷结构已积累了很大问题,从2009年起信贷规模急速扩张,但这些年中,每年有1/4的新增贷款投向房地产行业,有接近八成  相似文献   

7.
正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相似文献   

8.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协同优势,以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文章利用新三板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信贷引导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减弱了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信贷依赖,这主要表现为金融科技通过改变银行负债结构和风险承担而减少了银行信贷供给,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冲击效应存在异质性,上述效应在内部现金流较少或者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中尤为明显。在金融资源充裕的条件下,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在金融发展不足的情形下,金融科技更易减弱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依赖。文章的研究为加强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深度融合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定向降准政策自实施以来,在标准与幅度上做出过三次调整,其有效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定向降准政策在不同力度与实施标准下对异质企业信贷的差异化影响.结果 显示,当政策实施标准过高或力度过低时,政策支持领域企业信贷不会受到影响,而随着实施力度的加强,该类企业对其他企业的信贷获取相继产生挤出与溢出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微观数据,通过PSM-DID方法检验了政策在调整的不同阶段对农业和小微企业调控效果的变化,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政策初期缺乏有效性;首次调整后政策在提高农业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同时挤出了小微企业信贷;当前政策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对非小微企业的信贷获取也产生了溢出作用.这说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紧密依赖其发挥作用的两大核心要素——实施力度和考核标准,在政策制定中需要对两大要素进行动态调整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通过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继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2009-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方法,考察了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在不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下对农业发展、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小银行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发展下,定向调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果较为显著。而总量增长的金融发展下,并未形成稳健的联系。文章建议,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金融支持需要制度层面;促进中小银行发展壮大,进而实现金融结构优化,才能推进"三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0.5个百分点,将释放超过4000亿元的流动性。概括地说,央行选择此时此刻降准有两层含义:一是补充流动性;二是为实体经济转型提供前瞻性的政策支持。这两个作用相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多倍存款创造模型、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模型、准备金供求平衡模型和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等理论模型,分析论证了央行实行降准政策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认为央行实施降准政策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保持我国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反映出我国实行以市场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下滑局面没有明显扭转,投资者翘首以盼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登场。那么,央行真的会遂市场所愿吗?即使央行再度出台宽松政策,究竟是选择降息还是降准呢?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融合缓解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提升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环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为正向中介效应。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周边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融合缓解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提升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环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为正向中介效应。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周边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市场资金压力,近期央行连续两周多次实施逆回购操作,实属历史罕见。这次1430亿元大规模逆回购,更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关于"降准"的预期。应该说,央行此刻实施天量逆回购,对于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利率稳定有着十分的必要性。但是,显然现在的流动性紧张,更多是结构性问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12,(7):26
央行"降准"并不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完全是为了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南省2004年开始实施的"省直管县"改革,本文采用基于PSM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企业层面对这一"准自然实验"进行了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省直管县政策对直管县企业的资产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来看,直管政策对国有和集体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持续增强的促进效应;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在实施后的3年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考虑到迁移企业的影响效应后,进一步的发现是,省直管县政策对民营企业资产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外资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因此,省直管县政策事实上对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扭曲,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谨慎推广"直管县"改革。  相似文献   

19.
高雪莲  王佳琪  张迁  踪家峰 《经济地理》2019,39(9):122-128,137
环境管制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准自然实验法,考察1998年实施的"两控区"(指酸雨控制区或者SO2污染控制区)环境管制政策对我国149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服务性行业转换,外资投资及人力资源水平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区域空间分异看,"两控区"政策对东部、中部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推动作用,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而西部和东北的"两控区"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却呈显著负向影响。再以2010年作为时间节点,考察更为严格环境管制条件下的政策效果,发现只有东部城市的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向服务性行业,验证东部"污染光环"假说。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地改善企业融资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通过将央行信用与企业信用相挂钩的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文章以公司信用类债券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信贷融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这一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尤其是长期借款融资规模,并降低了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借贷便利操作规模和利率的方式有效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从而起到改善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文章从企业信贷融资视角为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更好地实施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