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作者认为,金融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要顺利完成金融制度变革,还必须对尚不适应现代金融制度正常而有效运行的某些经济条件实施环境改造,在制度与环境配称下实现机制的顺利转换。而以资金借贷制度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可以形成适应有计划商品发展要求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有效地增强宏观金融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6.
中国金融制度的非均衡性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7.
王胜春 《经济师》1995,(7):19-20
金融改革需要扫除五大障碍王胜春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新的金融体制应该包括: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统一开放,有序竞...  相似文献   

8.
从金融约束到金融自由化———战后日本金融制度改革及其启示吴素萍最近,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建立了一个用于分析政府金融干预的新框架。在该框架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金融约束。所谓的金融约束被定义为旨在为民间金融部门创造租金的一系列金融政策(主要指...  相似文献   

9.
10.
冯珍  崔妍  冉飞 《时代经贸》2007,5(11X):177-178
本文从我国目前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现状出发,然后分析其原因及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影响,强调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对我国金融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传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十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启动了制度的要求与供给互动机制;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是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高,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改革必须能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量,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直面WTO,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效率,保卫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化产生两种效应-σ效应与乘数效应。中国的金融改革受制度变化双效应的影响,制度变化需求过度与制度变化缺乏持续的动态改进的供给能力,因而不能形式稳定的制度均衡,金融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制度变化供给能力和需求的制约因素入手,可以恢复制度均衡,促进中国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冯珍  崔妍  冉飞 《时代经贸》2007,5(11):177-178
本文从我国目前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现状出发,然后分析其原因及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影响,强调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对我国金融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吉龙 《经济论坛》2000,(15):33-34
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单一,调控效果难尽人意。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依靠贷款规模,利用利率对经济进行调控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同样显得力度不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通过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收效不大。   2金融资产结构单一,缺乏切实可行的市场操作主体,削弱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公开市场业务是西部国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货币调控工具,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信贷管理高度集中统一,可供实际操作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宋建忠  韩英  齐永兴 《技术经济》2006,25(5):39-41,58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巴曙松 《经济月刊》2012,(12):12-12
目前,从本世纪初启动的以金融机构改革为中心环节的金融改革基本上初具雏形,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构建制度、完善市场、创新产品上来。近期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勾勒了未来五年金融改革发展的蓝图,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继续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