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还是出口为主,短期内我们还不打算做内销。”浙江嘉立德休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潘晔晖在8月12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上如此表示,这个态度和之前他所介绍的外贸艰难显得十分矛盾。  相似文献   

2.
朱志砺 《商界》2010,(2):27-27
早几年,大约有60%以上的出口企业是专心做外贸的。但是,当金融危机爆发,外单急剧减少之后,才发现单一出口市场,企业的风险太大,于是,他们开始觊觎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3.
严峻形势下,一些出口企业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但是出口转内销的路究竟好不好走?为此,记者采访了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解永军。  相似文献   

4.
张文峰 《大经贸》2009,(11):22-25
对于外贸依存度长期高企的中国来说,出口转内销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众多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也加快了它们试水国内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将许多外贸企业推向更艰难的境地。不少媒体开始鼓吹什么政策导向,出口转内贸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唯一选择等。姑且不论转战内贸是否真的能拯救外贸企业,对于一个改革开放了3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因为别国的金融错误突然“出口转内销”显然不合理。任何商业决策都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就多年从事外贸研究的经验,谈谈现在的外贸企业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事件频繁发生,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逐步取消,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都使得外销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不可避免地在下降,未来的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很多的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并急于寻找出路。是继续选择单一路线——走外销的渠道;还是重新审视一下需求和容量日益扩大,连国外巨头都垂涎三尺的国内市场?从平衡和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7.
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是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外贸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外贸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则是"出口转内销"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宇文 《大经贸》2009,(7):66-67
为期三天的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于6月20日在东莞厚街镇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闭幕。物美价廉的“广货”及“厂货直销”的渠道模式所带来的巨大商机,除了吸引广东1147家外商投资企业和4400多家采购商进场参展、洽谈,还引来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多个采购观光团。在首届外博会上,超过1O万客商云集参观和洽谈,三天共达成商贸项目(含合同、协议和意向)4879个,总金额509亿元。其中,开幕当天上台签约项目160个,涉及金额达316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证券报》和《北京商报》4月27日报道,"中国出口商品暨港资企业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4月25日在广交会登场。广交会历经105届,长期以来谢绝境内采购商入场,此次洽谈会是首次对境内采购商开放,本届广交会共有两场内外贸对接洽谈会,5月4日举办第二场。  相似文献   

10.
杨波 《市场研究》2010,(7):40-43
<正>上世纪90年代,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拥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企业靠外销成功地进行了资本和技术的原始积累。当时国内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行业竞争秩序混乱导致价格恶性竞争、仿冒  相似文献   

11.
茅锐  夏雨 《财贸研究》2023,(8):56-70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但需求端的挑战亦不容忽视。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体和出口部门,涉农企业的“出口转内销”决策对消解外需冲击、促进农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识别了外需冲击下涉农企业出口与内销间的替代关系,同时检验了“出口转内销”是否存在产品和企业异质性,并考察了“出口转内销”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涉农企业在外需冲击下存在“出口转内销”行为,1%的出口下降平均会引起0.366%的内销上升;“出口转内销”在不同产品与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原料产品和内向产品(如简单产品、面向东部膳食区产品)更容易转内销,而外资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转型效率高于国有和大规模企业;外需冲击会造成涉农企业经济绩效下滑,但农产品“出口转内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需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龚艳 《浙商》2009,(14):50-51
“浙江产品全国行”活动的首站——“浙江产品东北行”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浙江省整合全国浙商资源,帮助浙江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的战略正式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减速、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众多因素使出口企业的钱途正经受着寒冬的考验,受到重创的出口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扩大内销比例,压缩出口份额。出口拐点已现据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连续第3个月回落,其中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大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是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我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民营企业更应该成为“走出去”的一个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一、民营企业将成为“走出去”的重要主体目前, 中国有近 7000多家企业在国外投资, 分布在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以世界各国投资促进机构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在对外投资供给国一项上, 美国位居首位,中国的数量首次超过日本进入前 5名。吸引大规模投资的中国进入了世界主要投资国行列。联合国贸发组织国际投资协定室主任詹晓宁博士说:“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可能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投资大国。”目前,至少有十几个国家把中国列为吸收外资的最大目标国, 日本、英国、新加坡、瑞典等国在华设立了投资促进机…  相似文献   

17.
尽管现在已是夏日炎炎,但中国商用车企业却感受到俄罗斯市场的"寒意". 7月1日将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的大限,届时如不能达到55项质量标准认证,中国商用车则无法出口至俄罗斯.  相似文献   

18.
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观温州民营企业当前的跨国经营活动实践,可以发现,温州企业海外经营战略具有显著的渐进式发展特征,即:立足本国市场,选定一个务实的发展目标,同时结合自身产业特征,通过充分发挥其传统轻工产品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越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当时是一家主要从事纺织品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员工达5000余人,拥有控股子公司20多家,其中境外销售公司6家,境外生产型企业2家,境外纺织工业园1家.产品主要销往西非、南非、中东、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连续三届荣获"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国纺织品出口AAA级信用企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逆向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探索了哪一种模式能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结果表明:当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较小时,国内企业倾向于进行绿地投资;当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较大时,国内企业倾向于进行逆向并购;国内外市场规模越大,逆向并购占优于绿地投资的趋势会越强,国内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进行逆向并购;国内外市场规模越小,绿地投资占优于逆向并购的趋势会越强,国内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进行绿地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