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枢纽,启动消费对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和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持续改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前,我国据民消费,已从温饱升级为小康型,消费的对象与热点已从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资料为主,演进为以提升生活质量的小康型生活资料为主,住房、轿车、教育、旅游正在成为市场需求中的四大消费热点,这里,仅就教育消费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费关系民生福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城乡居民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对消费质量和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突出表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更多选择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商品消费。  相似文献   

3.
发展需求为主兼顾享受需要──九十年代市场与消费趋势预测据有关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今后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人民生活水平年均增长6%以上,估计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中城市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将进入小康阶段,到本世纪末全...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是中国大多数居民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的低水平小康,在农村还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贫困人口。本文根据翔实资料对目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消除贫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向常清 《消费经济》2004,20(6):23-25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新时期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直接关系到广东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我国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近几年,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增速缓慢,有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已经缩小的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又逐步拉大,严重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如何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了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外经导报》2003,(9):54-54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弘扬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中国而努力奋斗。首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系列艺活动组委会、中国传统化促进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游泳协会等单位主办,由北京匹夫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毛泽东新闻发布会于9月8日下午在北京劳动人民化宫举行,正式拉开了首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6693.6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90美元,全国迈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而作为小康社会重要内容之一的小康住宅消费却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界定了小康住宅的内涵,指出了我国小康住宅消费的必然性;在分析小康住宅在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社会矛盾的焦点是收入差距大。出路在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中产阶层,不仅缓解矛盾,并能关怀弱势群体、扶植大众消费、实现全面小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造福人民,长治久安。中等收入的标准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占全人口的比重也要恰当,并分步骤。这要有一套对策,着力于理顺分配关系,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五月 《上海商业》2005,(1):47-5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的质量正在从温饱向小康过渡。购物中心作为零售管理与地产开发相结合,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体育、教育等多项消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商业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引领着消费需求的这种转变;在欧、美、日、东南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取得蓬勃发展后,正在以快速度、广分布、多类型、大体态的态势在中国展开跨越式地推进。  相似文献   

10.
韩海浪 《商场现代化》2005,(12X):197-198
本文以走在全面小康道路前列的江苏省为例,论述了农村文化消费滞后对该省全面小康进程的严重制约,并认为这种制约可能也会在其他省份陆续显现。因此,有必要尽快重视文化站建设,进一步将文化工作重心下移到村,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建设以及进一步完善程村文化工作,以便促进文化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