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灵灵 《金卡工程》2010,14(11):86-86
死刑作为"极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直为人们所争论,目前,主废论占了上风。适用死刑存在种种缺陷,如无益于刑罚目的的实现,误判危害重大,有产生"多重惩罚"的危险,负面社会效应较大等。中国的死刑制度仍需在继续限制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废除,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也顺从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贪污罪受贿罪的量刑标准一直备受关注,因其包含死刑这一法定刑而更是在近年引起争议,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原有的量刑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中国社会,而应当废除贪污罪受贿罪的死刑刑罚.对于贪污罪受贿罪的具体量刑也不应沿用原有的数额量刑,应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适用社会发展的司法解释,以求达到刑法罪刑法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贪污贿赂犯罪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根源,严厉的刑罚对于遏制贪污贿赂等腐败性犯罪行为并非治本之策,更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因此,我国应该废止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从刑罚原则、效益性、人道性及司法实践等角度对我国贪污贿赂死刑适用进行的分析可以证明,废止我国贪污贿赂死刑适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试析当前全球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数字化方式生存的当今世界.一日千里发展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人类的行为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并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产生着意义深远的影响,而全球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受到金融自由化、市场化的影响。当前,全球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赵懿 《金卡工程》2009,13(8):13-14
死刑废除虽然目前不可能实现,却是中国死刑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暴力犯罪中被害人的反对是废除死刑的主要阻力,他们在历史文化因素、刑罚制度因素、现实经济因素等综合作用产生的心理妨碍是其根本原因,笔者将分别论述各妨碍因素并就各个因素的消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月斌 《上海金融》2006,(12):51-55
针对现代金融犯罪性质和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文章提出对我国现有金融刑罚规定进行配刑设置和结构调整,改革和完善“以适用和扩大资格刑、加重财产刑、创设劳务刑为主,灵活掌握多刑种并科、易科,适当运用自由刑为辅,审慎适用生命刑为补,逐步废止死刑设置”的现代金融刑罚理念和新型刑罚配刑模式,从而实现金融刑法综合功能,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民众对待死刑的态度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他们的死刑观总体上都可以归于“死刑有威慑力”的功利理性和“死刑适用是否公平”的道义理性。功利理性的认知基础包括威胁感知、死刑威慑作用的估计、当前死刑数量的估计、死刑的经济成本等因素;道义理性的认知基础包括公正世界信念、归因方式、对死刑适用中不公平因素的估计等因素。公众对死刑的态度融合了功利与道义两方面考虑,不同情境下会进行相应的权衡取舍。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现代社会对社会秩序的强调也融贯在一起,影响着人们对死刑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胡卓敏 《金卡工程》2010,14(8):174-174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制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这项制度对于减少死刑的适用有很大的的帮助,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权利,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贯彻刑罚重在教育而非惩罚目的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章虹 《金卡工程》2010,14(8):16-17
随着世界行刑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非监禁刑罚在实践中的适用比例逐渐增大,非监禁刑罚执行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要。[1]但实践中,监所检察部门对于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监督制度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赖敏丽 《金卡工程》2008,12(6):19-20
潘军在《死刑报告》中认为”刑罚的本质,不是要让罪犯受辱,更不是对罪犯实施肉体上的折磨,而是要引起罪犯内心的忏悔,使之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如果有人剥夺了别人的生命,那么法律应该剥夺他的生命,我觉得这很公平”……那么,对于偷盗者是否要砍他的手,对于强奸犯是否还要恢复宫刑呢?”看完潘军的《死刑报告》之后,笔者对死刑的观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废除死刑的大趋势下,看完这本书之后,笔者彻底成为了一个”死刑废除论者”。  相似文献   

11.
田斐  朱建宏 《投资与合作》2010,(12):109-110
我国刑法中对非暴力犯罪适用死刑的主要依据是犯罪数额这无异于在贬低人的生命价值。对经济型非暴力犯罪适用死刑显然有轻罪重罚之虞,不符合等价性原则的要求,经济型非暴力犯罪不具有明显的外显性、残酷性等暴力犯罪的特征,对该类犯罪不适用死刑易得到公众认同,不会产生太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小岭 《金卡工程》2009,13(7):9-10
刑罚人道化是现今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刑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刑罚中有很多规定符合刑罚人道化的要求,但还有很多方面与刑罚人道化的要求是相悖的,比如说死刑问题,还有中国监狱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刑罚人道化的潮流相悖。  相似文献   

13.
雷霆 《金卡工程》2010,14(4):111-111
本文在讨论死刑制度的发展方向时,一方面否定了死刑适用能最大威慑犯罪的法理依据,另一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不可能废除死刑的原因。然后,文章给出了死刑制度合理的发展方向:从严格限制死刑到完全废除死刑,并给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芯开始     
《证券导刊》2013,(26):36-51
人类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被科技推动着滚滚向前。科技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过去人们想象力的极限,从烽火狼烟到鸿雁传书再到现在的电话和无延时视频通信,科技让我们咫尺天涯。最颠覆性的还是互联网的出现,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世界。人们生活的进步源于科技的发展,出色技术的出现将会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简单和轻松。  相似文献   

15.
资本驾驭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资本、剩余价值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课题。工业化和资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在社会生产力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矛盾也依照其自身规律经历着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有制企业经历了一个资本化的过程。中国工人阶级的使命在今天集中地表现为“驾驭资本化,推进工业化”。工人阶级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会驾驭资本,驾驭剩余价值,驾驭资本积累的循环放大机制。只有认知这一点,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自觉地担当起主人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资》2013,(7):30-30
能源是我国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我国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文明在每一次进步的重要时刻都会伴随着能源的替换和改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极大程度地推进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的规定当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之时,农村经济理论界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政策效应递减,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依靠什么?于是人们刨根究底,各抒己见。在众多观点的启发下,我们想提出与此相关的一个看法:农村积累机制的再创造。试图以此作为上述问题答案的内容之一,求教于众。恩格斯指出:积累是“社会最重要的进步职能”。随着积累的出现,人类社会就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物质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积累的历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19日,是小平同志逝世23周年的纪念日。回想41年前,正是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神州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从此迎来了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改革的任务。回望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历史,是新的社会主义观念战胜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从金融、科技的角度,重温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愈发对他高屋建瓴的眼光和深邃洞察力仰之弥高。  相似文献   

19.
白飞 《金卡工程》2010,14(3):99-100
美国与中国都是保留死刑的国家,对不同法系下的中美两国死刑规范适用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从规范上对两国的死刑适用制度有一个参照性认识。笔者首先概述两国死刑制度立场和现状,从罪名设置和适应对象层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死刑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当今的世界已经悄悄地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经济知识化,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经济,知识将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从中,笔者感到,知识驱动观念,观念驱动行为,最终观念改变历史轨迹。更多地了解作为会计审计所依附之于的企业及其所处环境的一些新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会计审计发展的趋势。观念成始于知识从宏观上说,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从微观上说,人类社会从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