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非正规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就业的主要模式,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多为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非正规就业的有效途径。推进农民就业,必须实现教育与技术培训的整合;建立基础教育与技术培训整合的投资体制;建立农民终身学习的规范化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性农民工就业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性别视角对女性农民工就业特点作出分析,说明女性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职业选择、劳动报酬、家庭分工与社会分工的表现及幸福指数方面都不及男性农民工;并从女性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代际女性农民工的不同就业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分别提出解决女性农民工就业的长效机制和当前阶段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3.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刘仙梅 《生产力研究》2007,(16):100-101,114
女性的就业状况不仅是一个就业平等与保护女性正当权益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它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女性就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在调查研究和数据(主要以城镇女性就业的劳动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曲涛  张锋 《经济师》2004,(2):242-243
陇东老区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为此 ,必须采取对策是将“就业优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88、1995和2002年的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旨在比较改革的渐进期(1988—1995年)和深化期(1995—2002年),城镇已婚女性的就业和就业收入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两个时期,已婚女性的就业明显下降,其就业收入都起到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改革渐进期,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断加强;而在改革深化期这一作用是下降的。和改革渐进期相比,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的变化在改革深化期成为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就业状况的评价应有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失业、劳动者素质和收入。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河南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业人数下降;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差;女性失业人员比例较高;下岗职工减少缓慢;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后;城镇贫困人口增加较快。整体就业状况不如全国。  相似文献   

8.
女性就业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关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各领域关注的交点.是否提倡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为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是当下应当加强重视的重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掌握灵活就业的相关内容,分析灵活就业为女性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从而提出灵活就业对女性就业情况影响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敬林 《经济师》2006,(4):39-41,159
文章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方面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趋势仍将持续、女性劳动力增长相对快于男性、对女性的就业歧视等,将加剧女性就业的困难;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又会带来就业观念的进一步改变、就业机会的增多、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等,又会给女性的就业带来机遇。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研究入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就业观念、抓住发展机遇、建立特殊基金给予特殊的援助。  相似文献   

10.
非正规就业:城镇就业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国有企业减员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城镇就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将会进一步下降,传统的就业空间相对缩小。面对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单纯依靠正规就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很难取得明显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转变就业思路,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努力拓展城镇就业新领域。一、非正规就业领域具有安排就业和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源于国际劳工组织,主要是指城镇中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