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大步走进30后中国广告时代,正面迎来的是以数字为核心的第三次创意革命。在发展短短的30余年中,中国广告业跟随国际广告大潮,经历了以平面为核心的第一次创意革命和以电视为核心的第二次创意革命,在两次革命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什么?从思想到行动。世界上最短的路是什么?从思想到行动。在叶茂中策划公司,我们称之为从观点到实践,这就是叶茂中这厮今天要与各位分享的历程与经验。观点一:叫卖比创意更重要。不可否认,广告是环境的产物。面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是,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还停留在叫卖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简单说,叫卖式的广告要比含蓄式的广告更容易让人接受。广告的创意性和美感问题不须讨论,问题是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还停留在审美的的初级阶段,不信去看看大多数人的家庭装修就可以明白。更有一个数据很惊人:中国有4.5亿人  相似文献   

3.
品牌核心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有人说,广告代理商是个没有记忆的行当。每年每天有那么多广告,消费者能记得几个?他们知道哪支广告是哪家代理商做的吗?我想答案都是很少很少。所以,打进这个行业开始,我就听到这个问题:一个广告代理商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为奥美的一个创意人员,我相信代理商的价值在于协助客户建立一个优秀的,难以取代的品牌。同时,我们也相信创意是为品牌服务的。而创意为品牌服务的具体体现,就是依循策略发展出品牌的核心创意,并通过不同的创意表现,不断地强化这个核心,更好更快地建立品牌。奥美前任全球总裁曾经说过,95%  相似文献   

4.
劳双恩 《中国广告》2011,(11):46-47
有人会质疑,广告只要有创意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国元素呢?这话不假.作为今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评委主席,我觉得在那么多的广告奖项中,这个奖有它独特的定位,能让我们比较集中地看到与“中国元素”有关的广告作品,我们会自觉地去寻找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因为在这个奖项中,“创意”与“中国元素”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不知为什么,看见本月的雷达表广告,就想起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广告就是雷达表,画面就是雷达表加上一些文字。那好像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如果有人将这些年来的雷达表广告汇成一册,也许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广告行业发展的轨迹呢!现在的广告可比那时好看多了,即使是画面主要表现产品的广告,像本月的三星、奥迪和上海形象宣传片,都挺干净诱人的。不过说实话,本月单从创意角度而言,力作并不多,是不是年底了,大家又忙着向客户收账了?加油,2004年!  相似文献   

6.
曾锦程 《中国广告》2001,(10):52-57
创意是什么?"大创意"又怎么讲?怎么又冒出个小创意?不就是在"创意"前面加"大""小"两个字么,有什么好谈的?已有无数成功广告人现身说法举出无数广告案例谈如何做出大创意的秘诀,曾让人有如获至宝之感,有关"大创意"的论道在无数广告专著中一提再提,几乎所有广告人都曾梦想过能在广告生涯中玩出几个引以为豪的大创意。"小创意"能行得通吗?看一看此文,答案自然揭晓。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营销学的理论,标题创意是广告造势的重要内容。国际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指出:"阅读广告标题的人是阅读广告正文的人的五倍,如果你创作的广告标题不吸引人,那么,你就浪费了广告主80%的费用。"本文从原则、步骤和技巧三个方面探讨标题创意如何成功为广告造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08,(5):67-69
中国广告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张惠辛:抛出问题:近年来我们也在思考,新媒体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新媒体是否就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是否还代表着一种新的传播机制,新媒体是否就是传统媒体的一个简单的形式的延伸。新媒体产生的价值应该是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或者说一种反动,或者说一种价值观的革命,这样的新媒体也许代表着更好的未来,也就是真正让广告回归到社会,这样的广告会有效吗?我们需要这样的广告吗?  相似文献   

9.
林莹 《中国广告》2015,(2):40-43
在跨年之际,《中国广告》杂志特邀亲爱滴小伙伴们以微信的方式参与"微盘点"。留下手迹,见证广告营销圈的2014 1我们深信,2014年,故事很多,奇迹不少,共有的回味更是缤纷美好……微盘点话题:201 4最令你难忘的营销事件是什么?在创意营销行业不景气的今年,你的公司靠什么维持运营?2014在你眼中这世界有何不同?你贡献给工作和生活的最大创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广告21大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误区一:买2/3的火车票如果你买2/3的火车票,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很多企业忽视广告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这个事实,第一天打广告,恨不得第二天就能上销量,殊不知广告的启效时间已从以前的三周变成现在的三个月。如果你不能坚持,那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很多企业匆匆忙忙地上广告,又匆匆忙忙地停广告,大把的广告费打了水漂。在批评脑白金广告投放无节制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它至少比只花2/3的广告费永远不到位要好。有人,尤其广告界的某些高手十分不屑于脑白金的广告。就创意和制作而言,确实是有些问题。但其策略和投放却不能不让人叹服。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定位送礼已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意,再加上死缠烂打式的广告投放,让你无处可藏。又有人不屑。  相似文献   

11.
Sven  Klohk  王燕文 《中国广告》2008,(2):36-37
《中国广告》:请您讲讲德国公益广告发展情况? Sven Klohk:公益广告的运作没有任何准则,因为每一个机构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广告策略需要将这些特定的敏感要素考虑进去。广告的资金不是很多,不同于以前的那种创意决定  相似文献   

12.
郭彦秋 《中国广告》2004,(5):128-129
"天大、地大、创意最大。" 这是今年佳洁士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的整体口号。相比于去年"创意是一种武器",这句话透露出的讯息更多地让人体会到主,承办方的恢宏气势以及对创意的无限尊崇。这一切需要足够的底气来支撑,无论是艺术节本身的完美运作或是获得足够多的广告学子的关注与参赛作品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中,可以看到2004佳洁士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已展示出越来越清晰的轮廓,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活动将指日可待:中国大学生广告创意最高奖项——金禾杯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广告真理越辨越明  相似文献   

13.
王智颖 《中国广告》2012,(10):35-36
户外广告在向精准的方向发展,这是大势所趋,每一家媒体也都在宣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但要真正做到,并非一日之功。《中国广告》:请您谈谈您所见过的最有创意的一则户外广告(有新技术的应用的广告)。并向我们谈谈它的创意的妙处在哪里?冯晖中:很显然,我看到的大多数广告都来自我自己的公司——触动传媒。我们近期做过一系列的户外互动广告:在互动荧屏上为虚拟模特化妆;通过互动荧屏下载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APP至乘客手机;在互动荧屏上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要讲比稿这样"残忍"的事情?我想,两岸广告人的共同感受,就是广告越来越难做。广告难做不是创意越来越难做,现在资讯发达,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最新的影视、平面广告,无论在美国、还是香港、台湾和广州,大家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创意作品。创意越艰难越有挑战,味道越甘醇。难做的是广告公司的经营。  相似文献   

15.
金定海 《中国广告》2003,(3):132-135
本月点评:人们一天可能要看上几十条乃至上百条广告,广告看多了,自然滋生出几分冷漠和不屑!这可能就是中国广告所必须面对的心理现实和接受环境。对此,有人浮躁,有人沉静。浮躁者以力相搏,用更暴力的方式强夺人们的视觉注意;沉静者以智相对,用更人性的态度谋取与目标受众的心性沟通。在力与智的博弈中,中国广告出现了一些新的架构和新的走势。本期选取的一些广告在创意或表现上有一定的新意和智慧,如:百威啤酒倒置的皇冠形瓶盖、Lee 的人形裤子、诺基亚2100居然造成双层巴士的倾斜。相信这些作品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04,(1):200-204
本月观点: 几天前,"亚太广告节"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了广告界乃至非广告界大大小小的人士的目光,"创意"成为会场上最绚烂的主题。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的创意与世界的距离很大,其实不然。虽然画面不如广告大作那般精致,元素不比得奖作品来得单纯,但我们却决不能扼杀这些中国广告的萌芽。毕竟,创意在中国广告世界中,仍属于完全的奢侈品。在我们的策略还未到达之前,任何创意都是徒劳。在本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如何将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是真正让消费者接受,认同并能形成互动的广告。不要忘记,一切的工作都只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邵隆图  相似文献   

17.
贺欣浩 《中国广告》2003,(11):160-161
很多广告人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想出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而且执行得也非常好,客户也买单了,但广告最终受到了行政处罚。原因是违反了我国广告管理的有关法规。这时,创意人员往往会抱怨,抱怨我们国家广  相似文献   

18.
夏晓晖 《广告大观》2005,(6):145-146
在现今这样一个广告充斥眼球的时代,如何才能创作出创意新颖独特、让人眼前一亮的广告作品来,无疑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很多时候,无论从广告的策划创意或是设计水平来看,广告作品创作都表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广告模式几乎千篇一律,连外行的消费者看了也觉得索然无趣。在这样的状况下,广告人该如何突围,广告该如何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2月,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组委会携手各位中国广告大师,共同点燃2009中国广告的创意激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厉无畏将在2009年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现身,带来他对新经济背景下创意产业的精辟见解。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  相似文献   

20.
林建潮 《中国广告》2010,(9):138-140
世界广告研究中心(WARC)的广告监测显示,中国户外广告在2008年、2009年及2010年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幅。城市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户外传播空间却可以通过创意赢得无限的拓展。户外创意英雄林建潮的专栏,为我们细细描述这样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