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价营销是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手段,本论在分析各地区的电价营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和实施措施,对于推进我国电价营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价格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伴随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阻碍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进行电价改革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令     
《新经济》2009,(12):79-79
发改委酝酿电价调整连日来电价调整的消息广受各界关注。由于运营中的巨额亏损,电价调整确已提上议事日程。据悉。这次电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疏导去年上调上网电价而未调整销售电价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两部制电价对我国西电东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电力资源丰富,但在开发中有诸多的制约因素。西电能否开拓市场,西电东送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是关键。我国现行电价存在弊端,不利于西电开发。本文在分析两部制电价相对于现行电价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两部制电价对西电东送的意义,并就两部制电价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通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结束,取消了农村到户电价,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同价,下一步还要实现全部同价,县级供电企业的购、售电价空间大幅度缩水,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依靠国网公司在购价上对购电量不同的县级供电企业进行综舍平衡是不够的,这不利于县级供电企业的长期发展。要结合国家电力改革的要求和县级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抓住售电侧电价改革的机遇,在县级供电企业之间及其内部引入竞争,形成成售电侧的竞争电价。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节能减排一直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火电厂脱硝改造也成为社会上下热点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脱硝电价政策试行的情况。以及脱硝电价试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我国脱硝电价的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居民生活用电实施阶梯式电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价改革的逐步深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这是推进我国电价改革的关键一步,有助于优化我国销售电价结构,促进居民节约用电,目前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推广和实施。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用电效率,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现行居民阶梯式电价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后带补贴的阶梯式电价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忠云 《时代经贸》2012,(12):85-85
电价管理是电力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电价进行科学管理是供电公司提高盈利水平和深入市场渗透的重要保证,并且通过电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目前关于销售电价的规定,指出供电公司在销售电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电价预测、电价监管、电价风险控制、用电量审核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具体解决措施,最后以某市供电分公司2009年的电价管理状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用电水平,电价高于企业承受能力时,用电量明显减少;二是影响高耗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和现有布局,高耗电产业将纷纷由电价高的地区转移到电价低的地区,致使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三是影响居民的用电习惯,购买更加节能的电器或者转向使用太阳能等其他能源。  相似文献   

10.
电价管理是电力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电价进行科学管理是供电公司提高盈利水平和深入市场渗透的重要保证,并且通过电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目前关于销售电价的规定,指出供电公司在销售电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电价预测、电价监管、电价风险控制、用电量审核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具体解决措施,最后以某市供电分公司2009年的电价管理状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经济月刊》2012,(1):140-141
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1年12月1日开始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度上调5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每度上调两分六厘钱,居民电价暂不上调。发改委还对煤炭价格进行了限制。电价上调5分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将会给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2.
上涨的电价     
《商周刊》2011,(25):12-12
事件:国家发改委11月30日下午宣布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上调3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2.6分,所有发电企业平均约2.5分。居民电价暂不上调。同时,发改委还推出了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方案中增加一个免费档,对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各个地方根据情况设置10到15度免费电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力发展:提高电价和限电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林伯强 《经济研究》2006,41(5):115-126
中国在过去20年中,经济增长和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之对电力愈加倚重。2002年以来,电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问题,电力短缺的直接后果是电价提高和限电。本文从提高电价和限电两方面讨论了研究电力短缺的影响的方法,分析了提高电价对不同工业行业和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并使用调查数据就限电对工业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主要结论是,电力短缺对工业的直接影响远大于电力供给成本。在工业化水平较高、较为发达的省份,电力短缺的影响并不一定更大,因为决定影响程度的因素包括工业构成、对电力的依赖性和可用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的电价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也不能有效覆盖变化了的(厂、网分开)的电力行业。主要表现在:煤、电价格联动未能充分地反映电力的燃料成本变化,上网电价以基于经营期成本回收方法的单一电量制为主,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电力行业结构。调节性能好的水电及抽水蓄能电价仍实行单一电量制,使该类电源的功能不能合理发挥。销售电价总水平监管尚未执行任何规范性方法,仍处于"相机抉择"状态,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更加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电价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阶梯电价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是电价规制者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满足可分性条件的离散/连续选择模型,构建了与消费者福利变化一致估计的阶梯定价无条件需求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阶梯电价政策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国家电网及杭州市居民用电的微观调查数据,估计阶梯电价下的价格需求弹性,并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实证分析阶梯电价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阶梯电价下的无条件价格弹性更大,因而阶梯电价较线性电价时的价格调整对消费数量的影响更强;在阶梯电价中嵌入分时定价,引致峰时电量转移至谷时,促进了削峰填谷目标的实现;峰谷价差和峰谷比变化能有效调节用户总电费支出;阶梯宽度调整促进了不同阶梯用户覆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力市场中用户对实时电价的反应,本文提出一种计及实时电价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管理新策略。该策略在评估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的基础上,对实时电价进行调节,并以电价为信号,刺激用户采取合理的用电结构和方式,从而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该方法只是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考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不足,而并非颠覆传统的电价管理方法,所以二者具有很好的衔接性。最后,通过对IEEPRTS测试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用电已经实施了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政策,了解居民对电价政策的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研究政策的效果及如何推广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中有关电价政策及人口统计的数据,通过stata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居民的电价政策知晓度相对较低,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居民电价政策知晓度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兆林 《时代经贸》2010,(4):150-150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初期是建立大区电网的区域电力市场,逐步发展大用户直接自发电企业购电。电力交易的主要形式是:电网公司向各发电公司(集团)购电,然后通过自身电网向电力用户销售电。电力用户的电价是发电电价、输电电价和配电电价三部分之和。本文从这三部分来分析电力用户终端价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电力消费,因此抓住电价这个指挥棒,合理设计交叉补贴政策,将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差别电价与惩罚性电价改革,本文利用CGE模型对多种终端电价交叉补贴情境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第一,中国现行的差别电价交叉补贴策略,即以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用户,适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改善居民福利、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的要求,不宜简单模仿某些发达国家以居民用户补贴工商业用户的交叉补贴模式,尤其在社会保障与环境保护等其他公共政策配套没有跟上的条件下更是如此。第二,可以在差别电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惩罚性电价,发挥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作用。第三,引入惩罚性电价可导致交叉补贴余额提升,于是可以利用这部分提升空间补贴服务业,这不仅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经济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郁义鸿  李会 《生产力研究》2015,(1):78-81,97
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线性定价机制,阶梯电价能兼顾多重经济和社会目标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目前关于阶梯电价的争议主要在于其所包涵的三组参数的设计。而在电价上涨周期中,阶梯电价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维护社会福利和保障公平支出,以及弥补电力企业的成本,即建立公平的偿付机制。文章首先在对我国居民收入和电力消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四档的阶梯电价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并采用最大熵模型来估计居民电力需求的分布函数,并根据覆盖率来计算各阶梯的边界电量,进而根据国际经验给出每档的边际电价。文章设计的阶梯电价的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且能够进一步对阶梯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估,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