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34年在美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存款保险制度以来,70多年来存款保险制度经受住了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如今,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但是各种经济体所处的地理、人文、历史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所以不同经济体各自的存款保险制度带有自己的特点。国际经验和教训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需要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银行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2.
浅析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忆静 《企业导报》2010,(10):27-28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背景、基础和作用以及美国和同处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印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现状,对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贡亚敏 《活力》2004,(10):53-53
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并保护缺乏经验的中小存款人。这对稳定一国的金融形势,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吗?作为一种制度,其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下文将具体讨论,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灵丹 《企业导报》2009,(5):109-109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措施。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该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建立合适的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国家经济、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背景、基础和作用以及美国和同处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印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现状,对于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由政府和央行共同提供担保的存款隐性保险制度,该制度在促进银行业改革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弊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成熟经验,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长期以来被社会公众热切关注,去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勾勒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大致轮廓。2015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记者会上表示存款保险制度上半年即可出台。更确切的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期待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8.
化玮 《中外企业家》2004,(12):58-60
面对金融市场化的新形势,央行和银监会联合课题小姐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提交国务院,正式出炉已经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9.
岳丹路 《中外企业家》2013,(10):113-114
贷款利率下限取消标志着中国迈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新阶段,同时也为金融系统稳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银行业发展现状,立足新时期,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深入讨论了我国目前金融稳定现状及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逐渐凸显的弊端与潜在隐患,并认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推行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本文对制度构建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以及中国现实状况的分析,论述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谈到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最后,从保险的角度构想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金融全面开放为基点,比较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的运作,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在当前金融竞争中金融风险和金融关系变化后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的运行效应,提出目前最关键的是优化制度环境,为将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切换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制度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以存款为标的物的保险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护存款安全和稳定银行信用。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至2003年,全球已有74个国家相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目前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是否建立的问题上,各界人士有着广泛的讨论。目前,支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学者占据多数。而我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没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张金胜  王杰 《企业经济》2015,(1):189-192
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经营利润的下滑和资产质量的下降,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政府全额担保的制度,其种种缺陷已不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仍存在着透支国家信用、强化"道德风险"等弊端,应积极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强化存款保险机构的适当独立性,积极推进金融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摆脱国家承担一切的"兜底"行为,为新一轮金融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央行近期首次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松至基准利率的1.1倍,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不断向前推进,我国银行业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少数商业银行将因此而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为避免现存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再次在银行业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建议决策层从现在起就未雨绸缪,提前为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必备的制度基础——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严 《集团经济研究》2006,(35):297-298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银行在加入存款保险体系之后,不再担心银行挤兑的发生,同时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和成本不受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银行会更加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从而更加容易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违背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道德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之一,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在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激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否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导致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金融改革已全面进入了行动层面。利率市场化正在取得实质性突破。7月,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迈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渐行渐近,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存款人的保护和损失分担机制,将成为宴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坚宴前提。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学者就提出随着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国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至令,这项制度仍在讨论之中。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应该开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会加大道德风险,应当缓行。本文通过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国金融系统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殊国情,认为我国不但应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且应当尽快建立,同时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一些构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分析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没有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是政府一直都实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即政府向被关闭的金融机构的自然债权人全额支付合法的本金和利息.这种形成于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向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存款保险制度的施行使中国金融行业既获得优势又面临挑战,因此,中国金融行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DIC)在金融重建中的种种举措,认为韩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韩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中总结的经验对我国酝酿中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