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均重视保护刑事被告人的权利,而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当事人权利却长期被忽略。这种状况直到二战前后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才得到改变,各国逐渐重视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顺应国际潮流,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了很大发展。尽管如此,被害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说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拟从对目前的国际标准以及我国被害人保护的缺陷入手谈谈完善对被害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任珊珊 《企业导报》2013,(6):166-166
目前,我国正处在司法改革的重要阶段,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尚存在一些缺陷,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没有律师帮助的情况下受到刑事追究,影响了被指控人的权利保护。因此,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不仅适应现代司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满足诉讼实践中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刑事诉讼制度日益向人权保障的角度倾斜。由此带来被告人权利保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重大成果和进步标志。但是,从充分保护人权和确保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立法上的缺失和实际操作中程序的缺失。文章就刑事被告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理论背景出发,主要阐述我国在刑事被告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完善我国的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是被诸多当今国家所采用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它的核心就是针对贫穷人员进行法律帮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援助制度已经在我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立法角度、观念角度、实践角度等多方面去看,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健全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专利犯罪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使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由专利犯罪行为使被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与其他财产性权利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是有争论的。在专利犯罪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专利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合理确定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6.
刑事再审制度中的申诉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刑事申诉制度,刑事申诉工作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首先从概念和性质上对刑事再审制度中的申诉权作出合理界定,强调了刑事申诉的诉讼性质;其次,对我国当前刑事再审中的申诉权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的申诉权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新刑诉法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诉讼地位,维护被害人的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浅析了新刑诉法下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被害方明确的案件、视为轻罪并且恶性较小的案件以及由于过失导致犯罪的案件等。  相似文献   

8.
滕聪 《企业导报》2011,(20):152-153
刑事被害人作为受犯罪直接侵害的人,其权利的保护问题常常被社会忽视,本文通过阐述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陷,分析原因,最终提出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适时、准确、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有助于司法活动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保障。释明权作为保障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提升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诉讼活动中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并真正实现平等对抗。具有代表性的德、日、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有针对释明权的确定性规定。本文以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以弥补我国相关立法不足为出发点,对我国释明权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是维护公平正义与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权利平衡,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被害人难以获得来自犯罪人的赔偿或其他方式的补偿,从而陷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痛苦之中,这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问题,并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制度的内容构件提出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注重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平衡,被害人和犯罪人权益的平衡,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郝雪静 《企业导报》2011,(21):166-167
在刑事诉讼中存在三方当事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告即公诉机关所维护的被害人的合法利益,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到直接伤害的人,他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是刑事诉讼中保护的人物,也是最为核心的人物。在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中,整个诉讼过程都是围绕如何保护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和怎样追究犯罪来进行的,所以认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地位以及如何来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但是,采用沉默权制度肯定会影响侦查效率,甚至放纵坏人。本文试图对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衡量设立沉默权制度的两难问题,并提出有限沉默权制度的设立。以求对我国立法提出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鹿亚辉 《活力》2011,(18):43-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也体现了对现代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加快我国由“被告人时代”向“被害人时代”(强调对被害人赔偿和救助)转变,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建立和谐民主公平法治社会的具体工作中,社会经济发展了,  相似文献   

15.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过错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被害人的过错可能是导致犯罪发生、犯罪结果加重的直接因素,因此,被害人过错到达怎样的程度能够被法官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并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犯罪行为人的审判理由,在刑事辩护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认定被害人的过错,以及如何在犯罪人的量刑过程中对该情节给予应当的考量,以达到维护犯罪人的权利,维护司法的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笑 《企业导报》2010,(2):170-170
截取了和谐社会内涵中的两个方面: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从人权保障、公正和法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刑事诉讼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转变权利保障观点和建立诉讼内外的权利制衡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国美控权之争成为众人关注焦点的同时,"监狱办公"也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焦点。是"特权"还是"人权"?笔者认为其为罪犯应当享有的权利,在行使刑事执行权的同时,刑事罪犯的权利的范围应当被加以确定并给予充分保护。笔者认为罪犯权利的范围即是守法公民所享有权利祛除由于其犯罪被剥夺的权利,故可以通过确定刑事执行权的范围确定应当受到保护的权利的范围。目前,我国在处理刑事犯罪问题对于罪犯的权利的控制有些过犹不及,认清罪犯的权利范围,并加以保护是刑事执法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营造更加完善的刑事处罚与保障体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寻求被害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是当代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支点.应运而生的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则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重保护功能,不但有助于加害人的娇正与回归社会,而且也有助于平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最大限度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从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提出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入手,论述了对我国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引入和解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和适用.  相似文献   

19.
邢维忠 《活力》2011,(8):42-42
传统法律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应当由国家依据职权,通过对犯罪人的定罪判刑来实现刑罚的正义,并不受被告人、被害人意志的影响或左右。然而,随着诉讼理论的发展,“恢复性司法”理念逐渐得到了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认可,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兴起。本文仅结合检察业务审查逮捕工作实际,就刑事和解在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必要性、适用原则和条件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和新 《活力》2012,(14):35-35
我们所说的法律援助范围是指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确定的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领域。包括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和事项范围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法,律援助应当在什么条件下、向什么人、为什么事项提供。法律援助的范围也可以表述为:法律援助机构向需要援助的对象提供救济或帮助,解决与受损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困难和问题。按照目前各国通行的标准一是否进入诉讼程序的标准,可以将法律援助的业务范围分为: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和非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又可分为刑事诉讼法律援助、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和行政诉讼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